桡骨下端骨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伤后腕部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且不同类型的骨折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1、伸直型骨折
本类型患者腕关节有明显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多数伸直型骨折具有典型的畸形,因骨折远端及手向背侧移位,所以侧面观呈餐叉样畸形。又因桡骨远端向桡侧移位,正面观腕手呈枪刺刀状畸形。
2、屈曲型骨折
受伤后,腕部下垂,局部肿胀,腕背侧皮下淤斑,腕部活动受限。
3、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关节脱位
与伸直型骨折相似,可表现为腕部疼痛、肿胀,腕关节活动障碍。可出现典型畸形,侧面观呈餐叉状畸形,正面观呈枪刺刀状畸形。
并发症
1、腕部神经损伤
桡骨远端骨折可累及位于腕关节周围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感觉支。
2、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Sudeck骨萎缩)
桡骨远端骨折有时会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Sudeck骨萎缩)。患者早期表现为患手感觉过敏、疼痛、肿胀。手指皮肤色暗,多汗,皮温稍低,但关节活动不受限。
3、肌腱损伤
肌腱损伤可分为原始损伤和继发损伤。原始损伤见于肌腱嵌夹、断裂。腕部的肌腱有时可嵌夹在桡骨远端骨折移位的骨块之间,因此而导致骨折复位失败、骨折畸形愈合、局部肌腱粘连而屈伸功能受限。
4、创伤性骨性关节炎
各种原因造成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未能纠正,常导致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这是桡骨远端骨折远期并发症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骨折后腕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5、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常见于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发生再移位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或手法复位不满意,当时又不具备手术条件;骨折严重粉碎、骨质疏松、内固定未能达到足够的强度,不适当的功能训练等因素都可引起骨折畸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