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先天性副舟骨的患者,若无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多通过减少活动量、固定等方式治疗,以缓解症状。必要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
症状轻微者可减少活动量,穿着矫正鞋。
药物治疗
1、非类固醇类抗炎镇痛药物
可减轻炎症性足副舟骨的疼痛和肿胀症状。常用药物有尼美舒利、酮洛芬、双氯芬酸等。
2、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
可作为痛性足副舟骨治疗方法之一,但应慎用,因为长时间局部注射可影响胫后肌腱,并可诱发其出现功能不全,甚至断裂。常用药物有泼尼松龙。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1、Kidner手术
手术方法主要是切除副舟骨,并将胫后肌腱移至跖底的正常抵止点。术后用小腿石膏托固定在内收内旋位6周,拆石膏后穿矫正鞋。
2、单纯切除术
此术式适合于无扁平足及足陈旧外伤且骨块较小的患者。该术式在切除足副舟骨、咬除及修整有明显突出舟骨粗隆后,仅要求修复被剖开或部分切断的胫后肌腱,以恢复其连续性。
3、经皮钻孔术
即用克氏针经皮在足副舟骨后面穿过足副舟骨与舟骨间纤维软骨联合,向足舟骨钻5-7个孔,以促进足副舟骨与足舟骨的联合。该术式的优点是微创、经济、易操作、无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足拇趾近节趾骨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痛性足副舟骨患者。
4、内固定融合术
即切除足副舟骨与足舟骨间纤维软骨组织,用1-2枚螺钉将足副舟骨与足舟骨融合,从而保持胫后肌腱连续性。此术式主要适用于足副舟骨骨块较大能容纳螺钉穿过的副舟骨。该术式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且不改变胫后肌腿止点,有一定的不愈合率,但为一种安全、并发症少、满意度较高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通过增加足内侧纵弓高度治疗痛性足副舟骨,如第二至五足趾屈肌、第三至五足趾屈肌等长收缩锻炼、足趾抓毛巾锻炼等。
其他治疗
石膏外固定,可减少对足副舟骨直接的或源于胫后肌腱拉力的重复性微小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