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在临床上,腰椎峡部裂的治疗大体上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的目的都是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恢复患者日常功能。通常通过制动、加压植骨、内固定器等方法使断裂的峡部骨性愈合,恢复原有结构。近年来临床上对腰椎峡部裂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或是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等,尚存在争议。
一般治疗
1、单纯峡部裂,既无滑脱,也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应避免过劳,严密观察,加强腹肌和腰背肌功能锻炼,预防出现滑脱。
2、对脊柱滑脱较少、症状较轻者,可卧床休息,进行理疗、牵引,在腰围保护下活动。如果疼痛比较剧烈,一般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疼痛不是十分剧烈,允许患者在室内戴支具少量走动,防止腰部屈曲、旋转和过伸等运动。
手术治疗
腰椎峡部裂患者若有持续疼痛或出现神经症状并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反复发作,或短期(3-6个月)观察发现椎体有滑脱倾向或伴有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可考虑手术治疗。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腰椎峡部裂患者中仅极少部分峡部缺损处经保守治疗可获得骨性融合,因此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节段内非固定术、峡部缺损修复、节段内固定术、节段间融合术,手术治疗的根本是使峡部裂达到骨性愈合,最终使临床症状消失。
腰椎峡部裂不一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轻微患者最好选择保守治疗,其中包括生活管理、物理治疗以及支具治疗等。腰椎峡部裂通常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的现象,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严重者还会出现腰椎滑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X光片检查。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弯腰运动,避免自身病情加重。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