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多在30岁以后发病,病前有特殊的个性缺陷。发病时患者会出现一种或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妄想,妄想往往持久,有时持续终生。妄想内容变异很大,可为被害、疑病、夸大、嫉妒或钟情等,或坚信身体畸形,或确信他人认为自己有异味等。并且一般在在不涉及妄想内容的情况下,患者其他方面的精神功能相对正常。妄想内容及出现时间常与患者的生活处境有关,基本不会伴有幻觉症状,但是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
典型症状
1、被害型
被害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涉及的病理信念如被人阴谋算计、被欺骗、被监视、被跟踪、被投毒、被恶意诽谤、被骚扰等,迫害的对象多为单位领导、邻居、医护人员、司法部门工作人员等。有的病人为了反击迫害,踏上诉讼之路,为了保卫所谓的自身权利和自尊,不断向相关部门(政府机关和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2、钟情型
钟情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是被一个人钟爱,多见于女性。病人坚信对方钟爱着自己,并以“超人的洞察力”来留神对方的一举一动,即使对方告以“不爱”、“已婚”等也认为是在对他(她)进行考验;另一表现是让人烦恼的纠缠不休。
3、嫉妒型
嫉妒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是他(她)的配偶不忠。病人对于夫妻生活中无意义的琐事予以倾向性解释,对方的一个偶然的手势,一句无意的话,一个随便的姿势都可以怀疑的证据,进而多方跟踪侦察,查看信息,检查床单和内衣是否留有分泌物迹象等。
4、躯体型
躯体型妄想的核心主题涉及躯体的功能或感觉,患者坚信患上了某种躯体疾病或认为自己躯体畸形。
5、夸大型
患者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精力充沛、智力超常、才华出众、思维敏捷、洞察力敏锐和具有了不起的发明与创造。
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幻觉,一般较为短暂且不突出。
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妄想性障碍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不过在用药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不能擅自加量或者是减量,否则有可能会影响到病情恢复效果。如果长期服用抗精神药,这段时间也要避免接触一些会影响心率的药物,这两种药物之间会产生不良反应,也有可能会加重病症。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