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涎腺混合瘤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口腔科 > 涎腺混合瘤 > 治疗
涎腺混合瘤的治疗

治疗原则

涎腺混合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第一次手术方式,手术治疗的原则是从肿瘤包膜以外的正常组织处切除,同时切除部分腺体。手术中应避免肿瘤破裂,以免发生瘤细胞种植。涎腺混合瘤的手术目的在于通过手术,将肿瘤组织切除,避免其持续生长,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并在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保留面神经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药物治疗

通常不选择常规药物治疗,部分恶性涎腺混合瘤患者可进行化学药物治疗。具体的治疗药物由医生决定,如环磷酰胺、顺铂、柔红霉素、阿柔比星、紫杉醇等。

手术治疗

1、腮腺浅叶切除术

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将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分离并保留面神经,适用于腮腺浅叶体积较大的涎腺混合瘤。

2、全腮腺切除术

将肿瘤及全腮腺切除,分离并保留面神经,适用于腮腺深叶良性肿瘤。

3、部分腮腺切除术

将肿瘤及其周围0.5cm以上正常腮腺组织一并切除,酌情考虑是否解剖面神经。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相比,不增加肿瘤的复发率,并具有手术时间短、保留腮腺功能、减少面神经损伤等优点。适用于腮腺浅叶体积较小(直径<1.5cm)的涎腺混合瘤。

4、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

在腮腺肿瘤包膜外的疏松结缔组织中解剖腮腺组织,完整切除肿瘤。适用于腮腺浅叶表浅、界限清楚、活动性好、并达到一定体积的良性肿瘤。

放化疗

1、复发性涎腺混合瘤对放射线不敏感,单纯放疗或复发瘤手术后辅以放疗,不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2、当复发性涎腺混合瘤出现恶变,或复发性涎腺混合瘤再次手术时出现包膜破裂,为减少瘤细胞种植性复发,可考虑术后辅以放疗。

其他治疗

基因治疗也是可能的治疗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式由医生和患者共同协商决定。

1、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

肿瘤的发生是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所造成的,基因治疗是以基因为靶点,通过修复有缺陷的基因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2、可用于涎腺混合瘤的基因治疗

(1)外源性wt-p53基因可对细胞的抑癌基因进行修复。

(2)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丙氧鸟苷(GCV)系统对涎腺混合瘤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可诱导涎腺混合瘤细胞凋亡。

(3)HSV-TK及wt-p53基因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肿瘤细胞存活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