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带
白带是女性特有的一种阴道分泌物,是一种白色粘稠的液体,具有一定抗菌性、润滑性,可以保护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白带性状、分泌量与生理周期有很大的关系。在月经刚退去的一段时间,白带量会大量减少,而在即将排卵的一段时间,白带的颜色会逐渐变为透明,分泌量也会大幅度增加。 当女性患有某些生殖系统疾病时,白带的颜色和质量都会出现一定改变。例如患有阴道炎的患者,白带颜色会变为黄色、绿色,甚至还会出现深红色白带,性状会由粘稠的液体转变为豆腐渣状,并带有较为浓烈的臭味。
-
宫颈癌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妇科恶性肿瘤,起源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主要危险因素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临床上常通过定期筛查和注射疫苗进行预防。
-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一组发生于子宫内膜,以阴道流血、阴道异常流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属于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早期以手术为主,晚期多采用化疗、放疗等治疗。
-
阴道癌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很罕见,约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1%。主要是鳞癌、腺癌,其他如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更为罕见。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性交后出血及绝经后出血;白带增多,甚至阴道有水样、血性分泌物伴有恶臭。
-
输卵管癌
输卵管癌为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好发于女性输卵管远侧1/3段的部位。临床特征为阴道排液、流血、腹痛和盆腔内有腊肠形肿块。肉眼见输卵管肿大,外观似输卵管积水,腔内充满灰白色、质脆的菜花状组织。约1/3的患者有原发不孕史。阴道细胞学和诊断性刮宫有助于诊断。
-
白色念珠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是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是胃肠道、上呼吸道、女性生殖道中最多见的腐生寄生菌,也是毒性最强的念珠菌。初起时创面上出现一些白色粉末状、随即呈棉絮状之病灶,进而向深部和周围扩展,一直可侵入肌肉,使之破坏,此时真菌灶可呈乳酪色“桑葚状”。出现酷似绿脓杆菌败血症样全身症状。
-
重度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指的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常见表现。由于慢性炎症而长期不愈,宫颈表面的原有鳞状上皮脱落。另外一种病因指幼女和未婚妇女,由于体内较高雌激素的刺激,使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外观可见宫颈呈红色,细颗粒状,形似糜烂。临床表现为淡黄色脓性液、乳白色粘液。有时伴有性交后出血、血性白带。
-
阴道毛滴虫病
阴道毛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妇科疾病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阴道毛滴虫病是由于阴道毛滴虫感染侵袭女性阴道而引起的疾病。阴道毛滴虫病主要与生活卫生习惯不好有关系,不注意私处卫生,细菌病毒就容易滋生引起疾病。阴道毛滴虫也能通过性生活的过程由男方直接传染给女方,能够破坏阴道的防御机制。
-
孕妇白带过多
孕妇白带过多,是指孕妇在妊娠期白带异常增多,并超过正常水平的症状。阴道或宫颈炎症、细菌感染、激素分泌紊乱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白带过多,但月经前后、妊娠期的白带过多一般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不做处理,若白带增多过量,且伴有异味或颜色改变,应考虑是否伴有感染或炎症,并及时就医。
-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也可称为细菌性阴道炎,在过去的不同时期内,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加深曾有不同的命名,如加德纳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等。本病是由于阴道内菌群失衡所致的内源性混合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有鱼腥恶臭味、分泌物排出增多、外阴瘙痒,治疗以抗厌氧菌的药物治疗为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阴道炎症,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以阴道分泌物异常及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常于月经前后发作。性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间接传播或与其他性传播疾病同时存在。本病可以预防,发病后治疗以药物为主,重在按时用药,患者需与性伴侣同时接受治疗。
-
宫腔积脓
宫腔积脓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由于急性或者慢性子宫炎症感染而引起宫腔堵塞性疾病。本病最常见的人群是年龄较大的老年妇女或者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这些特殊人群他们宫腔的环境差,容易引起细菌化脓性感染。本病的主要症状为性质不确定色的下腹痛、体温升高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
急性子宫颈炎
急性子宫颈炎较慢性子宫颈炎较为少见,该病可多发生于产褥感染或者感染性流产之后。阴道滴虫、霉菌及淋球菌感染可同时伴有急性子宫颈炎。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的原因是淋球菌感染,病原体累及宫颈黏膜腺体,沿黏膜表面扩散引起浅表性炎症。患者可以出现白带增多和异味,有时还会出现脓性的变化。
-
黄带
阴道流出黄色或脓性的分泌物,常伴有阴痒感时,临床上称为黄带。主要表现为阴道内流出淡黄色、质稠粘的分泌物,有时色深如茶汁,或有臭秽气味。一般是由于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者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生了湿热;或者情绪不加大起大落,导致肝郁化火,横克脾土而致肝热脾湿,都会导致湿热不散,损害任带二脉而出现黄带的表现。
-
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带下的量、色、质、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该病发病原因主要为任脉损伤、带脉失约。带下过多者表现为带下量较平时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或伴有阴部瘙痒、灼热、疼痛等局部症状。带下过少者表现为带下量较平时明显减少,阴道干涩、痒痛或萎缩。带下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宫颈炎症,甚至宫颈癌。
-
脓血性白带
脓血性白带是白带异常的一种炎症表现的表现症状,是女性内生殖器疾病的信号,应引起重视。白带常规检查可确诊。应考虑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宫颈息肉或粘膜下肌瘤等。安放宫内节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带。女性从青春期开始便有少量清亮乳白色分泌物从阴道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阴道流出的液体逐渐增多,若发生感染,即可产生脓血性白带。
-
带下赤白
带下赤白,是指女性白带颜色异常,呈浓白色或浅白色,带有血色,并伴异味,是一种中医病证名。很多妇科疾病都可能存在白带异常,如阴道炎、阴道肿瘤、子宫肌瘤、子宫炎症、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等,除了白带异常外,患者还可伴随外阴瘙痒、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