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 疾病症状
足三里穴位置的科普视频 更多»
康梦如 主治医师

针灸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临床应用传统针灸、火针、温针灸、浮针等针法治疗痛症、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抑郁等情志疾病、肿瘤放化疗后相关性疾病等。

足三里穴位置的科普语音 更多»
王强 主治医师

骨科 聊城市人民医院

擅长: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工作,对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熟练处置,能够胜任本专业日常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00:00 / 00:00
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在中医上又称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侧,腓骨头下三寸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和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症者。 操作方法为直刺1至2寸,还可以治疗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失眠,癫狂,头晕,虚劳赢瘦,水肿,肌痛,下肢痿痹,脚气。
00:00 00:00

王朔 中医 主任医师

艾灸足三里

艾灸是以艾叶为原材料的工具,通过以热度对经脉穴位进行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传统治疗方法。艾叶的作用是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因此针对的是虚寒病症,主要治疗虚寒妇科病,同时也可以治疗胃部虚寒症,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其位置在于外膝眼下四横指的位置,是治疗胃部疾病的要穴,艾灸足三里的作用为温胃散寒,同时还可配合针灸,温针灸的效果尤其明显。

00:00 00:00

姜淑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足三里的位置和作用功效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坐位时同侧手张开,食指第二指关节桡侧缘对准犊鼻穴下缘,小指第二指关节处即是本穴。 足三里穴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噎嗝、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症;治疗心悸、失眠、癫狂等心脑病症;治疗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以及治疗下肢痿痹和虚劳诸证。

00:00 00:00
足三里能减肥吗

按摩足三里或者是进行热敷足三里是不能够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是可以起到防止多种疾病发生的作用,主要就是可以起到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同时还能够起到调理脾胃的效果,还有一定的舒筋活血、活血通络的作用。 减肥的方法主要就是还是合理的控制饮食,少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好饮食的总热量,每天还是要适当的进行一些运动锻炼,有效促进身体热量的消耗。

足三里穴位置的科普文章 更多»
足三里的位置

足三里是人体经络穴位的名称,位于腓骨前肌的肌腱与胫骨前肌肌腱之间,是膝关节旁的重要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足三里穴位所在的膀胱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调理膀胱经可以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足三里穴位距离脾胃较近,因此在中医治疗中常常被用于调和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此外,足三里穴位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养生穴位,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针灸足三里穴位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详情»

王健 主任医师 关节与骨病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足三里穴位置的科普问答 更多»
足三里穴位在哪个位置?
专家回答: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下肢伸直,手张开,虎口卡住髌骨,中指尖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主治有胃肠道疾病、下肢痿痹、劳累性疾病等。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平时可以自己按摩,对于日常保健很有帮助。 详细»

足三里穴位注射
专家回答:

足三里穴位注射一般不会有影响。因为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所以足三里可以用来治疗脾胃疾病。可用于治疗脾胃郁结所致的消化不良,也可用于治疗其他胃肠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或小儿营养不良。此外,足三里还可以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腰腿痛。此外,足三里穴还可用于治疗面瘫,或情绪损伤引起的失眠、抑郁、焦虑,可用足三里治疗。 详细»

足三里的位置
专家回答:

这个穴位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可以治疗脾胃方面的疾病,也可以补中益气,还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这个穴位在西眼下方三寸处,左右各一个穴位,在进行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艾灸条和皮肤的距离,避免出现烫伤的情况,平时可以通过按摩刺激足三里,具有保健以及提高免疫能力。 详细»

足三里穴位在哪
专家回答:

足三里穴位的位置是站立时膝盖凸处最下缘四横指,向右二横指。 足三里穴位可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能辅助治疗胃不舒服,但并不能完全的根治疾病。通过足三里穴位来改善胃不舒服的时候,不要私自按摩穴位,需要在中医指导下进行,以免寻找穴位时出现偏差。 胃不舒服的患者可以找专业的中医进行把脉,然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通过服用中成药或者中草药进行系统治疗,改善胃部舒服的效果会更理想一些。 详细»

足三里穴位置的相关药品 更多»
4
4

功效主治: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