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擅长:长期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包括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肾间质性疾病如药物性肾损害等继发性肾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
-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误差大吗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
-
什么影响24小时蛋白尿定量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5克,这种情况说明尿中只是用少量的蛋白质,没有什么大问题,往往是一些轻微的肾脏疾病,或者是在一些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出来的。 在这个阶段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需要引起来重视,来预防肾脏疾病的尽量恶化,需要到医院就诊来评估病情,明确病因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比如说,由于高血压肾损害或者是糖尿病肾病造成的尿蛋白增多,需要使用ACE I或者AR b这一类的药物来治疗,预防疾病的进展。
-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标准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应该小于0.15克,超过这个标准就说明出现了蛋白尿,是由于肾脏相关疾病造成的。 需要引起来重视而这个指标超过3.5克可以诊断为大量蛋白尿,往往是由于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原因造的相对来说病情就比较严重。 通过这一项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于治疗方案也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说对于少量蛋白尿的患者,一般使用ACE I或者AR b这一类的药物治疗就可以了。 而对于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则需要用到激素或者免疫制剂等药物。
-
-
什么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检测尿液中到底有多少蛋白质的最准确的指标。 一般来说,患者收集第一天的七点到第二天七点的整个24小时的尿液,然后往医院经过充分搅拌,以后取适量的标本,测蛋白浓度,然后再乘以24小时尿液的总量,得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多少。 这个指标反应患者的尿蛋白的多少。尿蛋白越多,提示患者肾脏的病变越严重。 正常的情况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150毫克以下,如果尿蛋白定量超过150在1000毫克以下为轻度蛋白尿。 1000至3500毫克之间,属于中等程度;尿蛋白3500毫克以上属于大量蛋白尿。
-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情况下应该是150mg/d以下,如果检查结果是350mg/d的话,已经偏高,但还不算很大量,可能说明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蛋白尿。但如果是第一次发现的话,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次复查,而且要在避免长时间直立、运动后、发热、女性经期等情况下进行检查。如果仍然有蛋白尿的话,就要尽早就医,检查清楚原因并行针对性的治疗。 详情»
-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专家回答:
24小时的小便是指从早晨第1次排空后开始留到第二天的时间,建议如果想检查24小时小便,可用干净器皿保存,并且要摇匀后倒出一点在做检查,是没有定量标准的,建议你考到正规的医院肾内科进行全面的检查,可通过肾B超和血液检查,看是否有其他的疾病在对症治疗。 详细»
- 孕妇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专家回答:
孕妇24小时的尿蛋白正常情况下是不超过0.15克。如果孕妇的蛋白的超过了正常值,可以考虑是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血压过高时会导致血管出现异常,从而使肾脏中的白蛋白漏出。指标过高还有可能是孕妇本身存在肾炎等肾脏疾病引起的。 出现了妊娠期的高血压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或者是服用降压药来改善。 详细»
- 孕妇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专家回答:
孕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多数低于0.15g为正常数值。 出现了蛋白量升高有可能是出现了肾脏感染或是肾脏功能受损,多数是长时间不健康饮食或是妊娠高血压导致,需要进一步完善肾脏彩超和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平时要避免过多摄入含胆固醇较高食物。 详细»
-
- 鹿志霞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妇产科
- 孕期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克
-
专家回答:
您好,这个检查≤150mg/24h,或者≤4mg(/m2·h),当尿蛋白含量>150mg/24h,或>4mg(/m2·h),蛋白定性就不正常,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考虑主要是有严重的肾功能疾病,或者导致肾功能异常的其他疾病,比如说红斑狼疮等。希望你进一步检查排除。 详细»
-
-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