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国刚 主治医师
擅长:急诊,消化内科,心内科等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
-
-
低血压心梗
低血压是指高压小于90压小于60,属于低血压的范畴,而心梗则是由于冠脉的狭窄或者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产生肌肉的坏死。 而一旦出现低血压心梗,一定要及时的前往医院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A冠脉造影的检查,明确低血压的程度以及心梗的范围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上心梗的治疗,有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治疗、药物的保守治疗、溶栓的治疗以及外科开胸搭桥手术的治疗。
-
-
心梗病人血压范围
心梗病人的血压控制范围,属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当患者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的患者应该给予降压治疗,首选β受体阻断药、ACEI或者ARB,必要时加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 对于心梗病人,应该将其血压控制与小于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者慢性肾病者应将血压控制与小于130/80mmHg。血压水平也不能降至太低,否则可能对冠心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
-
孕期胎心变化
在怀孕期间胎儿的胎心一般是在120到160之间的,正常情况下是在140左右。 如果胎心过快或者过慢的话,那么说明胎儿在母亲体内情况就不好了; 如果超过160的话,那么说明她还在母亲体内有轻度的缺氧,这个时候也可能是母亲的胎盘供应不足、或者是母亲本身的血液供应不好。 比如说怀孕的时候,如果有高血压这样的一些情况的话,就会导致胎儿的供应不好了,这种情况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
-
-
心梗前兆血压会有什么变化
心梗一般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前兆通常会伴随着一些血压的变化,包括以下几点:1.血压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前,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偏高的情况。这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应激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心脏收缩,血压上升,还可能会伴随着头痛、心悸等症状。2.血压下降:在一些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前患者的血压也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功能急剧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出汗等症状 详情»
- 心梗前兆血压会有什么变化
-
专家回答:
心梗前兆一般血压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心梗前兆会出现心区前疼痛,胸闷,恶心呕吐等。心脏疼痛并不是心梗,因为心梗的症状都是突然发作的。有可能是心绞痛,需要积极的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可能诱发的因素,要劳逸结合,尽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可酌情的配合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缓解症状。 详细»
-
- 张先林 副主任医师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科
- 心梗后心电图p波变化
-
专家回答:
心梗在不同时期表现的图形也不相同,心电图的p波变化会随着不同时期而有变化,进入亚急性期病理性q波开始形成,此后t波倒置,有些陈旧性心梗也可无病理性q波,同时心肌梗死急性期可能还会有各种的心率失常。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心肌严重持续地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了相应部位心肌发生坏死的现象。 详细»
- 心梗去世后的身体变化
-
专家回答:
心梗患者去世以后,身体的变化主要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皮肤出现淤斑,口唇,甲床发绀成紫色,数小时以后可能出现尸僵或尸斑,最后的患者表情和皮肤情况与患者死亡之前当时的病情变化与发生情况有很大关系,死亡原因不同,也有会有不同的变化,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心梗死亡率在逐年大幅度的下降,只要一旦确诊,及时就诊,治愈率很高。 详细»
- 急性心梗心肌酶的变化
-
专家回答: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或者是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表现为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等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以危及生命,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常见病。心肌梗塞的患者心肌酶会明显的升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还是及时就诊规范治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