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
肾功能不全,在临床上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对于它的分期,主要是根据肌酐的数值来分,肌酐超出正常值范围,但是小于172这种情况属于肾功能的代偿期,肌酐超过172但是小于442属于失代偿期。超过442属于肾衰竭,超过707属于尿毒症。 当肾脏疾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的时候,就需要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比如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所以说需要在肾脏疾病的早期通过积极的药物干预,以及生活饮食方面的调理,来预防肾脏疾病的恶化。
-
-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是几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主要分为五期,是按照肾小球滤过率的数值进行分期。 肾小球滤率在90ml/min以上,属于第一期,60到90ml/min属于第二期,30到60ml/min属于第三期,15到30ml/min属于第四期,小于15ml/min属于第五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最终阶段就是尿毒症,这个阶段需要开始透析治疗。 在临床上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病因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等等。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具体的病因进行用药。
-
-
肾功能衰竭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肾脏内含有肾小球和肾小管。肾小球起到除血液中代谢废物的作用,血液从肾小球中经过,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过滤出去,形成尿液。而血液中的蛋白质和红细胞这些成分会保留在血液中。 当肾功能衰竭的时候,实际上意味着肾脏不能清除这些代谢废物。所以肾衰竭的判断依据,一般是要抽血化验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这些物质在血液中浓度升高,意味着患者有肾衰竭,患者往往还同时有水肿,电解质和酸碱的失衡等问题。
-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怎么分
-
专家回答:
慢性肾衰竭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肾脏储备能力丧失阶段,虽然肾脏储备能力丧失,但仍能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第二阶段为氮质血症,临床表现轻微,如多尿、夜尿增多和轻度贫血;第三阶段:肾功能衰竭阶段,临床表现明显,如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贫血、代谢紊乱、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第四阶段:尿毒症,上述肾功能衰竭症状更加明显,并在体内发生多系统损害。 详细»
- 肾功能不全分期有哪些
-
专家回答:
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就是肾功能的代偿期第2阶段肾衰以及最后的尿毒症。肾功能不全,对饮食上有很大的要求,不可以吃动物的内脏、坚果类食物、盐分过高的腌制品、豆制品等;多吃一些清淡的、容易消化的、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要吃过季的食物,更要注意的是不要劳累。 详细»
- 肾功能不全临床分期是什么
-
专家回答:
肾功能不全临床分为四期:第一期是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说明有肾功能不全,但基本上能维持肾功能,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第二期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即肾小球病变。第三期为肾功能衰竭期,随着肾小球病变的进一步加重。第四期为尿毒症期,患者表现更为严重,应补充血液净化治疗。 详细»
-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是什么
-
专家回答:
分期标准是血肌酐一般波动在133~177umol/L认为是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在波动在186~442umol/L认为是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如果是有血肌酐严重增高,认为是不正常的,就需要尽早治疗的,如果是血肌酐是正常的,那就不需要治疗的,不需要担心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