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灌肠

您的位置: 首页 > 疾病症状
宝宝发烧灌肠的科普视频 更多»
张费通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儿童呼吸疾病、慢性咳嗽、慢性哮喘及过敏性咳嗽的治疗。

宝宝发烧灌肠的科普语音 更多»
何宗全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铜陵市人民医院

擅长:能独立完成肝胆胰胃肠等大中型手术,尤其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腔镜治疗。

00:00 / 00:00
肠套叠灌肠后发烧
肠套叠灌肠以后发烧要结合血常规结果,明确合并的是否有细菌感染,如果有细菌感染患者可以吃头孢或青霉素药物。 当然肠套叠灌肠早期是不建议口服药物的,患者可以静脉输注,注意补充液体量让孩子能够有足够的体液代谢。 灌肠以后有部分孩子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受凉出现发烧的情况,是由于病毒感染,这时候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
00:00 00:00
小孩发烧灌肠好吗

小孩发烧,进行灌肠治疗,不利于身体健康。 灌肠有可能会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破坏肠道免疫屏障,容易患肠道疾病,并且灌肠属于直肠给药,很容易造成逆行感染。 如果孩子处于低热状态,可以进行物理降温,比如给孩子洗温水澡或者用温水擦拭身体,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需要服用退烧药来治疗,如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或者布洛芬混悬液。

00:00 00:00

马保海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宝宝感冒时灌肠好吗

孩子患上感冒疾病之后选择灌肠的方法是不好的。 进行灌肠并不能治疗感冒。如果在感冒时盲目的进行灌肠,有可能会导致肠胃受到的刺激加重。还会引起孩子出现细菌和真菌感染。如果肠胃出现炎症,可能会导致病症增加。孩子感冒后要针对性的服用抗感冒的药物进行治疗,用药时需谨遵医嘱把握合适的剂量。并且要注意在孩子感冒期间坚持少量多次的饮用温开水。

00:00 00:00
发烧灌肠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灌肠是可以起到对高热患者的降温作用,灌肠应用低温溶液可以为高热患者进行降温。通常是用于便秘严重的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在灌肠的过程中预防肠道正常菌群遭受破坏,以及肠道导致机械损伤,人体电解质紊乱。 频繁的灌肠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腹部胀气和腹泻等症状。须明确发热原因和病位,选择适当的灌肠方法,当发热得到暂时解决后重要的是解决发热根本原因。

宝宝发烧灌肠的科普文章 更多»
宝宝发烧能灌肠吗

宝宝发烧能否进行灌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灌肠是一种通过肛门将液体注入肠道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治疗便秘、肠道感染等疾病。如果是因为肠胃道感染引起的发热,那么可以使用。但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烧以及年龄较小的婴儿来说,不建议灌肠。1.能:在宝宝发烧时,如果是由于肠胃道感染引起的发热,那么灌肠可以帮助清除肠道内的病原体,缓解症状。2.不能:并非所有的宝宝发烧都需要进行灌肠。如果宝宝的发烧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那么灌肠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详情»

黄东生 主任医师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宝宝发烧灌肠的科普问答 更多»
宝宝发烧灌肠好
专家回答:

宝宝发烧灌肠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达到快速退热的效果,但是尽量不要频繁的观察,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宝宝发烧需要使用体温计进行测量,如果没有超过38.5度的,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改善,比如用热毛巾擦拭身体,或者使用退热贴,当超过38.5度之后,就可以使用灌肠或者口服退热药物治疗。 详细»

宝宝发烧灌肠好吗
专家回答:

宝宝发烧灌肠需要根据状态来判断。如果宝宝发烧之后,温度达到了39度以上,属于是高热或者是超高热,一般是可以采取灌肠的,效果相对比较好,如果是如果是38.5℃以下的中度发烧,最好不要灌肠,以免损伤肠道的菌群。 在发烧期间要少量多次的喝些水,保证大小便的通畅。 详细»

宝宝发烧可以灌肠
专家回答:

宝宝发烧是可以灌肠的,灌肠对于退烧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一般不建议采用灌肠的方法进行退烧,因为频繁灌肠容易导致肛门受到感染。 如果发烧温度是超过38.5度的,可以服用布洛芬等退烧药物来做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物理降温的方法一起进行。在发烧期间要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 详细»

宝宝发烧灌肠好吗
专家回答:

宝宝发烧进行灌肠降温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高烧持续不退或者患儿不配合服药的,将药物通过肛门注入到直肠内可以快速的将体温降下来,而且药物也不会通过肝脏代谢,还是比较安全的降温方法。 不过灌肠时的动作一定要轻柔,以免对肠黏膜造成损伤或者导致肠管穿孔。 详细»

宝宝发烧灌肠的相关药品 更多»
4
4

功效主治: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