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是
停止心肺复苏,只有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心肺复苏无效,患者死亡,第二就是患者恢复了自主心率,不需要进一步的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抢救措施,停止就相当于放弃患者的生命,所以一定要积极的抢救,积极的心肺复苏,并规范地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按压胸部的频率,一般在100到120次之间。以上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一定要到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
-
-
心肺复苏的定义
心肺复苏指的是针对于突然停掉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一种急救的技术,目的是为了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而且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有效的抢救,4到6分钟之后就会造成患者的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的不可逆的损伤,是非常危险的。 一旦出现了心脏骤停,必须在现场立刻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而且可以为挽回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是具有明显的流程的。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应该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
-
-
心肺复苏的要点
一旦发现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首先应该判断患者的生命情况,主要包括判断意识、呼吸和脉搏情况,如果一旦确定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应该立即启动心肺复苏,首先应该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深度在5到6厘米,频率为100到120次每分钟,按压和松弛的时间比为1:1,让胸廓充分的回弹。 同时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是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开放呼吸道以后应该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捏住患者鼻前庭,用正常呼吸时的吸气量,每次送去1秒,使患者的胸廓起伏,成人心肺复苏,无论双人或者单人,均为30:2,连续五个循环再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 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是
-
专家回答:
因各种原因导致心跳骤停的时候,需要在心跳停止4到6分钟内采取心肺复苏术进行急救,尽量避免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大量死亡。如果进行心肺复苏半个小时之后,患者仍然没有自主心跳的恢复,患者瞳孔散大,神经反射消失,心电图呈电位线等,这时候就可以宣布患者临床死亡,可以停止心肺复苏。 详细»
- 心肺复苏的适用条件及如何判断
-
专家回答:
心肺复苏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危重病人的关键措施。即胸部压迫,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自发波动。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代替自发呼吸、快速电除颤和早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恢复自发循环。临床实践中,只有一名急救人员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时,应每隔30次胸外按压,并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当两名急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将两人放在对称的位置,以便于交换。一个人做胸部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个人可以同时数到一、二或三来合作。每30次按压心脏、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详细»
- 哪些表现可以考虑停止心肺复苏
-
专家回答: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比较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外伤、溺水、自缢等引起的心脏骤停的抢救,效果会比较好。日常生活中发现心脏骤停的患者,要立即让患者平卧,头后仰使气道开放,然后进行胸外心按压以及人工呼吸,直到患者的心跳、呼吸、意识恢复正常,就可以停止心肺复苏了。 详细»
- 心肺复苏术最好进行多久停止?
-
专家回答:
心肺复苏,需要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连续循环五次,然后观察一下,看是否复苏成功,如果没有复苏成功,则需要继续进行这种过程,直到120急救到来。通过这种急救的方法,可以促进患者出现有心跳呼吸的情况,有利于后期的紧急治疗,有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