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 第一、尽快做冠脉造影,明确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大小,尽快植入支架,将闭塞的血管开通,恢复心肌的供血,减少心肌坏死的范围,这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只要心梗发病不超过12小时都要采用这种措施进行治疗。 第二、使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来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肌的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斑块消退,预防血栓的扩大和复发。 第三、针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如果心梗发病以后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分别处理。
-
-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的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一般持续时间大约20分钟以上或者是持续数小时,有的伴全身大汗淋漓,压榨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心肌梗死发生后的两个小时检查肌钙蛋白升高,三到四小时查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升高的,心电图检查有心肌梗死的动态演变。
-
-
心肌梗塞的治疗
心肌梗塞的治疗应该争分夺秒的进行血管再通治疗,一旦出现胸痛,要尽快的联系胸痛中心进行心电图、心肌酶等相关检查。 如果判断是心肌梗塞需尽快进行造影检查,如果提示心肌梗死,可以进行溶栓治疗、介入支架治疗、介入取栓治疗等。 如果发病时间超过六小时错过介入治疗时机,主要是进行保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改善心肌供血、治疗心律失常、纠正心力衰竭、预防感染及支持对症处理等。
- 心肌梗塞注意事项
-
专家回答:
心肌梗死急性期,即心肌梗死发生后一个月内,应注意休息,避免繁重体力劳动,防止心脏负荷增加和心脏破裂并发症。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和脂肪。1个月后,心肌梗死处于恢复期,病情相对稳定,活动度可逐渐增加。当然,定期使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是基础,患者不能轻易停药。出现胸闷气短的突发症状时,应在家中及时测量血压,血压应在90~60毫米汞柱以上。 详细»
- 急性心肌梗塞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
专家回答:
急性心肌梗塞术后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的固醇饮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高的食物。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吃烧烤和垃圾食品。 在平时生活中还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的安静和舒适,避免情绪上有太大的波动,戒烟戒酒,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详细»
- 心肌梗塞患者平常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
专家回答:
心肌梗塞患者在平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饮食上要低脂肪、低蛋白、低糖、低盐饮食,平时工作不要过于劳累,辛苦尤其是不能有太大压力,精神,也不要过度紧张,尤其不能受到惊吓。平时也不要太剧烈运动这样不好,少吃辛辣的食物,减少不良的刺激,如果身体出现任何异常,尽快去医院就诊。 详细»
- 急性心肌梗塞要注意什么?
-
专家回答: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部位血管有堵塞引起的急性疾病,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溶栓或者是放置支架来做治疗,在治疗恢复后,平时的时候需要注意定期的去医院做复查,放置支架后需要定期的服用抗凝的药物,饮食上注意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多补充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