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痔疮

您的位置: 首页 > 疾病症状
生痔疮的科普视频 更多»
李胜龙 副主任医师

肛肠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广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肛肠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独创不开刀不住院治痔疮新方法(注射降期后再套扎),可门诊随治随走,不影响工作生活。对痔疮出血、脱出、疼痛及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肛瘘和痔疮的各种微创治疗(注射、套扎、PPH、TST),形成了系统的“精准化、规范化、微创化”治疗特色。

生痔疮的科普语音 更多»
马春花 主治医师

中医肛肠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对中医肛肠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00:00 / 00:00
为什么生痔疮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肛周疾病,发病率比较高,是我国发病率高达70%以上,民间有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痔疮可见其发病率之高。 痔疮的生成原因一般多见于直肠静脉迂曲曲张,引起静脉血栓引起疼痛和长期站立便秘生活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引起肛门疼痛,便血,内痔脱出。 一般临床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平时生活饮食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不要吸烟,不要喝酒,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不要久蹲久坐久站。
00:00 00:00
生完孩子容易生痔疮吗

在患者生完孩子之后便不容易得痔疮,如果得痔疮的,一般都是在生孩子之前。 在生孩子之前,孩子会逐渐增大,导致患者的子宫会直接压迫到肠管和血管,这时候排便就会出现困难,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液循环不流畅,诱发患者出现痔疮。 患者出现痔疮之后,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一定要使用对母体和孩子没有影响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就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

00:00 00:00
生外痔疮怎样除掉

痔疮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会引起肛门疼痛、大便带血,内痔脱出或者是外痔引起肛门疼痛,建议这种情况首先选择手术治疗或者是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需要注意生活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不要吸烟、不要喝酒,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应用中草药熏洗坐浴可以活血化瘀促进痔疮愈合,每次20到30分钟左右,要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便秘可以口服芦荟胶囊,不要久蹲久做久站,如果严重者可以来医院肛肠外科进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

00:00 00:00
痔疮能吃生蒜吗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肛周疾病,我国发病率比较高,一般成人发病率达到70%以上,民间有十人九痔十女十痣之说,可见此病发病率很高。 痔疮建议平时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食物,不要吃辣椒和蒜。要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多饮水,早晚一杯蜂蜜水促进肠道蠕动,使大便更好的排出,应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温水坐浴。外用马应龙痔疮膏与太宁膏进行涂抹肛门。

生痔疮的科普文章 更多»
生痔疮的原因

痔疮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的肛肠疾病,痔疮的出现与患者的饮食以及排便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平时饮食不当或者是排便习惯不好,经常出现便秘的症状,患者就会容易长痔疮,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要积极预防痔疮,避免痔疮的诱发因素。 详情»

杨栋 副主任医师 肛肠科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生痔疮的科普问答 更多»
生完孩子痔疮
专家回答:

建议你需要及时的治疗,可以用一些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或者是也可以用痔疮栓或者是痔疮膏来进行治疗,因为目前的痔疮症状比较轻微。也可以选择去医院通过注射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或者是也可以选择用高锰酸钾进行坐浴,并且配合清淡的饮食,或者是运动可以缓解。 详细»

生痔疮怎么根除?
专家回答:

痔疮主要是根据孩子的情况使用手术药物治疗的方法,痔疮主要是由于平时生活习惯不良,或者是饮食习惯不良导致的,所以具有很高的复发性,在治疗之后也要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工作,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出现久坐久站等现象,并且多吃清淡的食物。 详细»

是生痔疮了吗
专家回答:

这可能是痔疮但是也不排除是其他的疾病,比如直肠肿瘤、肛乳头疼息肉、肛裂等疾病。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出现肛门疼痛,排便的时候出血的这种现象。可以先选择坐浴的方法进行治疗,或者是在这期间注意一下排便习惯、也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样就可以得到预防的功效。 详细»

生痔疮的原因
专家回答:

痔疮是直肠静脉丛迂曲扩张形成静脉团,痔疮可以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几种类型 ,内痔主要表现为排便时无痛性出血和痔核脱出,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可以伴有肛门部不适、潮湿、瘙痒和异物感,患有痔疮的人群可以通过温水坐浴、注射硬化剂以及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详细»

生痔疮的相关药品 更多»
4
4

功效主治: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