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救治如体外膜肺(ECMO)的建立与管理,长期从事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介入诊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救治。
-
- 李国刚 主治医师
擅长:急诊,消化内科,心内科等常见疾病的诊疗工作。
-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急性心梗塞临床的即急危重症治疗要争分夺秒,尽量挽救频临死亡的心肌,尽早恢复心肌的灌注。 在护理上,注意避免增加心肌耗氧增多的活动,像急性心梗。 在急性期一定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下床大小便,尽量不要走动,尽量躺在床上。 同时在饮食上一定要控制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 环境要绝对安静,避免嘈杂,影响病人的休息。 急性心梗,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不稳定。 任何的情绪激动或者是活动,饮食不当或者是输入量过多,都会导致心功能恶化导致病情加重。
-
-
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在发病前期需要绝对的卧床,注意避免剧烈咳嗽和大便用力。在饮食上需要清淡饮食,以软食和半流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要保持身体清洁,避免并发感染。患者要尽可能情绪平稳,避免情绪激动,对于胸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镇痛处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情况,行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发生。
-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梗的护理需要注意,因为心梗可导致性功能减退,后期如果不注意护理的话,有可能会再次出现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或者说心功能衰竭。 平时生活需要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冠状动脉在寒冷刺激情况下会发生痉挛,继发血栓,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而是要量力而为,切勿干重体力活,搬重物,同时要保持心境平和,减少刺激,特别是注意洗澡的时候不要水温太高,水温太高,会引起皮肤血管扩张, 导致心肌供血减少。
-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有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注意按时服药,定期复诊。适当增加室内活动量对于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具有积极帮助作用。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患者因疾病的影响,而萌生出不良的心理活动。注意对患者进行吸氧的补给,改善血氧浓度,促进患者心肌供氧,降低因缺氧,而引起的致痛物质增多的现象。注意患者的饮食,建议进行低盐、低脂的饮食,避免食用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等。 详情»
- 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
专家回答:
一般对于这些患者,护理中最重要的是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哌替啶或吗啡镇痛。并且定期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注意及时询问患者疼痛的变化,连续吸氧。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当患者胸痛非常严重时,应该尽量轻轻的安抚患者,并告诉她疼痛很快就会过去的。 详细»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措施
-
专家回答:
首先是生活护理,患者发病前3天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者翻身、洗漱、进食、排便等应在护士的协助下完成。三天后,可适当增加室内活动量。对于有疾病或并发症的患者,绝对卧床时间相对较长。二、心理护理。三、吸氧的目的是改善血氧浓度,改善心肌供氧,减少因缺氧引起的致痛物质增多。四、饮食护理,低盐低脂肪,容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避免食用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 详细»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
专家回答:
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大部分人都是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持续时间长,不能缓解,多数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情绪波动,天气变化等多种因素都可引起,如果治疗不及时,相当一部分会危及生命,一旦发现不能缓解的胸痛胸闷,首先考虑是心肌梗死,发现后打120,在家急救可以用速效救心丸儿,带病情稳定,马上转院,护理方面首先要改变病人的生活方式。劝病人戒烟、戒酒。对盲目自信、过分乐观的患者,应反复讲明本病的有关常识,建立一个良好舒适的休养环境,病室安静、整洁;使病人心情舒畅。让病人了解不活动不仅不利于心功能恢复,甚至会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鼓励病人活动并在活动方式和活动量上给予指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