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

您的位置: 首页 > 疾病症状
耳垂的科普视频 更多»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皮肤激光美容,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皮肤病诊治,皮肤组织病理。

耳垂的科普语音 更多»
高宾 主任医师

普通内科 鹤岗市人民医院

擅长:擅长普通内科类的相关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

00:00 / 00:00
头晕耳垂疼
头晕耳垂痛有可能是耳朵出现了炎症,有时候还会导致发烧耳鸣等症状,可以吃一些消炎的药物,同时也要吃一些下火的东西,比如菊花茶,苦瓜,柚子等,因为上火的时候也会引起耳朵炎症。 建议平时要注意耳朵卫生,避免细菌感染,有的是因为打了耳洞而出现的耳朵疼,要及时的消毒,也有可能是因为感冒而引起的。建议平时多喝点白开水,而且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才能提高抵抗力,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尽量不要熬夜。注意少吃点刺激或者是辛辣食物。
00:00 00:00
耳垂起肉瘤

如果耳垂方向出现了肉瘤,首先要根据肉瘤的大小以及性质进行相关的分析。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可能和囊肿,皮脂腺囊肿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这个肉瘤反复的发作,且短期内有迅速增长的趋势,在手术治疗后应当进行相关的病理分析,这样才能够确定下一步治疗的方案,才能够对于患者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00:00 00:00
耳垂粉瘤的危害

如果患者的耳垂部位出现了粉瘤,就是产生了皮脂腺囊肿。 这种皮肤损害的危害,主要是容易继发感染,所以可能会造成局部的红肿现象。如果反复发作,也会造成局部的溃疡。而这种溃疡有的时候很难自动的痊愈。而且这种感染,如果反复,或者是长期的发生,对于人体的肾脏等系统性的脏器也有损害。 另外,除了这些损害之外,由于患者局部粉瘤的发生,也会导致耳垂部位形成疤痕,或者是形成瘢痕增生等。

00:00 00:00
耳垂上长痘痘

耳垂上长痘痘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可能是耳部皮肤清洁不到位,引发了细菌感染或者毛孔堵塞,引起的耳垂上长痘痘。 其次,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一定的关系。再者,如果洗澡的时候或者按摩的时候损伤了耳锤,引发了细菌感染,也会引起耳垂上长痘痘。 最后,淋巴结发炎或者肾虚等疾病也是可能引起耳垂上长痘痘的。

耳垂的科普文章 更多»
耳垂长包

耳垂长包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及缓解措施。一、常见的情况1.耳垂疖肿:这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症,通常表现为耳垂局部红肿、疼痛,并可能伴有脓液形成。2.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分泌过多,导致皮脂在耳垂内积聚形成囊肿。囊肿通常呈圆形,质地柔软,可推动,一般无明显疼痛。3.脂肪瘤:这是一种由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一般无疼痛。4.耳垂瘢痕疙瘩:耳垂外伤或穿耳洞后,局部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瘢痕疙瘩。疙瘩质地坚硬,可伴有瘙痒或疼痛 详情»

杨海弟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耳垂的科普问答 更多»
耳垂淤血
专家回答:

耳垂淤血可能是由于遭受到外力撞击以及天气过于寒冷,导致毛细血管破裂之后引起的现象。 耳垂淤血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适当的涂抹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需要做好皮肤护理,还需要进行局部的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改善。 详细»

耳垂结节
专家回答:

耳垂结节可能是局部长时间受到炎症刺激所引起,也可能和皮脂腺导管堵塞有一定的关系。 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如果是炎症刺激的,应该使用消炎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确诊是皮脂腺导管堵塞,应该及时的进行手术切除。在治疗期间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不可以用手抓挠。 详细»

耳垂肿痛
专家回答:

耳垂肿痛需要及时做超声波检查,或者是X线扫描来判断原因。超声波是比较常规检查方式,主要是通过多普勒来判断是否出现实质性病变, X线扫描清晰度也比较高,能准确判断肿痛原因。 耳垂肿痛在明确病因后可以涂抹药膏或者是选择手术来治疗,在治疗期间最好不要用手触摸。 详细»

耳垂粉瘤手术
专家回答:

手术费用是不能确定的,如果只是门诊切除手术,大概在500元左右,如果需要进行病检,可能要在800元左右。具体的费用要根据病情的轻重,手术的费用和囊肿的大小决定。术后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卫生,要按时换药消毒,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能食用鱼和海鲜等易发的食物。 详细»

耳垂的相关药品 更多»
4
4

功效主治: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

白带丸
白带丸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