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力衰竭的治疗
如果有高血压的需要控制好血压,如果有糖尿病的需要控制好血糖。先天性心脏病的需要行修补术,如果是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如果是感染诱发的,还需要控制感染。最主要的需要使用利尿的药物,如果是急性心力衰竭,可以静脉推注利尿药物呋塞米或者是托拉塞米,心力衰竭稳定后就改为口服的利尿药物。 急性期还需要静脉使用扩血管的药物,主要是减轻心脏负荷,如果使用硝酸甘油治疗无效,可以静脉使用硝普钠。 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或者培哚普利。待心衰纠正之后,小剂量使用β受体阻断剂,缓慢加量使静息状态下心率维持在60次/分。
-
-
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吗
慢性心力衰竭是属于比较严重的。 因为这种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身体多脏器和功能严重受损,还会导致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这时不仅会导致疾病加重,还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当发生慢性心力衰竭以后,要及时转到专业正规的医院就诊,并且采取治疗措施。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过程中要定期复诊,治疗疾病期间也要注意相关的禁忌事项。
-
-
心力衰竭的治疗要点
心力衰竭的治疗要点: 第一、积极地使用相关的药物改善心脏的功能。主要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从而使心力衰竭得到控制。 第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低盐饮食,多休息,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保持充足的睡眠。 第三、针对导致心衰的诱因进行控制。如果体内有感染,要积极控制炎症;有严重的心律失常,需要选择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控制,对促进心衰的恢复,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针对导致心衰的器质性心脏病进行治疗。 因此,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心衰就可以得到改善症状缓解。
-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
专家回答:
慢性心衰的治疗首先要治疗病因和诱因,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对症支持疗法等。该病是一种慢性持续发展的疾病,因此要控制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限制食盐的摄入,少吃油炸食品,根据自身的体力情况适当运动,从而来延缓心衰的进展。 详细»
- 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
-
专家回答:
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之一就是感染,比如说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发展成肺炎,从而造成肺淤血,这样就容易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发生这种情况之后,呼吸道的炎症是难以控制的,炎症加重也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再就是劳累,活动的时间过长或者是进行剧烈运动,也有可能会引发慢性心力衰竭。 详细»
- 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
-
专家回答: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泵血功能,或者心室充盈的能力不足,而导致心脏无法供应周围组织器官的血液而出现衰竭的情况,在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保护受损的心肌。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盐,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情绪的稳定。 详细»
- 慢性心力衰竭指南?
-
专家回答:
70岁高龄老人,有慢性心力衰竭,服用药物进行控制,目前控制尚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三餐不可过饱。饱餐有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衰的出现。每天运动量,适可而止,要量力而为。既能锻炼心脏的功能,又不能感到劳累。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心功能衰竭。同时还要注意规范服用药物。 详细»
-
- 高凌宇 副主任医师 洛阳市吉利区人民医院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