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lt血小板
血小板是人体内比较重要的一种成分,它可以参与机体血液凝固,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一般正常人血小板水平在100~40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有些医疗机构是150~350×10的9次方每升。 临床上如果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或者升高都是异常现象,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可能会出现一些出血的症状,比如皮肤出血,粘膜出血,口腔出血,牙龈出血等等,如果血小板异常要注意及时检查。
-
-
甲亢血小板
对于甲亢的患者有可能由甲亢这种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的减少,而且如果是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这一类药物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甲亢患者疾病的加重。 所以对于甲亢患者其实在患病之后,如果同时使用阿司匹林这一类药物的时候,建议去选择相应的替代药物进行治疗。 而且甲亢患者的治疗过程之中,也要定期的去监测患者的血常规,以评估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的指标。
-
-
血小板简写
血小板的简写为plt血小板在人体当中主要是参与凝血过程,血小板的正常参考范围是100到300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当血小板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到机体的凝血过程,从而出现出血以及血栓事件。 血小板减少以后会导致出血事件的发生,但是通常来讲,血小板明显减少,小于30×10的九次方每升时才会有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如果血小板只是轻度的减少,出血的风险并不大,血小板明显增高以后有可能会导致血栓事件,如心肌梗死,脑梗死,而当血小板进一步升高,大于1500×10的九次方每升时,则是以出血的风险为主的。
-
-
血小板高血小板695
血小板高,也称为血小板计数偏高或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范围。血小板偏高达到695g/L可能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药物引起的:有些药物,如抗凝血药或某些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小板高。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称为真性高血小板症,是指由于骨髓中血小板的过度生产导致的高血小板。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3.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这种情况下,血小板增多是由其他疾病或情况引起的,例如炎症、感染、贫血、妊娠、肝脾切除等 详情»
- 血小板
-
专家回答:
血小板参与人体的止血和凝血功能。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经过原巨核细胞、未成熟巨核细胞、颗粒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和裸巨核细胞五个阶段,最终形成具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正常血小板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正常范围为100~300,血小板计数低可引起出血,血小板计数高可诱发血栓形成。 详细»
- 血小板偏低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
-
专家回答:
血小板偏低大型血小板比率偏低是指大型血小板与全血血小板的比率。 如果大血小板的比例降低,则血小板的成熟度更高,一般临床主要观察血小板计数,因为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出血,如果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的概率就比较高,主要表现在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紫癜等,如果血小板计数正常,大血小板计数低,出血的风险一般不大。 详细»
- 血小板低吃什么补血小板?
-
专家回答:
血小板低的时候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寒性食物进行补充,比如黑木耳、莲藕以及鱼肉等,可以有效的补充血小板,同时也可以吃一些菠菜,引起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要禁止饮食辛辣生冷或者含有刺激性的食物。日常中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作息规律,要多注意休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