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抑制

您的位置: 首页 > 疾病症状
骨髓抑制的科普语音 更多»
李方方 主治医师

血液内科 开封市中心医院

擅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白血病,贫血,淋巴瘤,血小板减少症

00:00 / 00:00
骨髓抑制症状
骨髓抑制期的症状是全血细胞减少的症状,全血期胞减少是指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减少以后会出现各个系统的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咳嗽,咳痰,皮肤感染等。 红细胞减少即为贫血,贫血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不能活动,活动后胸闷气短。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可以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是脑出血。
00:00 00:00
骨髓抑制期

骨髓抑制期是指化疗结束以后,由于化疗药导致的骨髓造血受影响,造血细胞短时间内不再造血所导致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有的人甚至白细胞可以达到零。 在骨髓抑制期,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感染和积极的输红细胞、血小板支持治疗,必要的时候可以应用升白针升白细胞治疗。

00:00 00:00
骨髓抑制分度

骨髓抑制常常发生在化疗后以及干细胞移植后,是指骨髓造血受到抑制。 骨髓抑制可按照抑制程度的轻重分为四级。其中零级是抑制程度最轻的级别,四级是抑制程度最重的级别。零级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是正常的。而四级骨髓抑制是指白细胞小于1000×10的九次方每升,血红蛋白小于65克每升血小板小于25×10的九次方每升。 在骨髓抑制期间要积极预防感染同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支持治疗。

00:00 00:00
4度骨髓抑制

4度骨髓抑制是指患者血常规中血红蛋白小于65克每升,白细胞小于1×10的9次方每升,粒细胞小于0.5×10的9次方每升,血小板小于25×10的9次方每升。骨髓抑制是血液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临床上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可能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可能见于一些血液科的手术之后,比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骨髓移植后,第二可能跟患者使用一些化学药物以及进行放疗有关系。

骨髓抑制的科普文章 更多»
骨髓抑制的症状

骨髓抑制的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症状,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全部减少,白细胞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小于0.5x10-9/L,感染可能性大,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以伴随有食欲下降。当红细胞显著减少,中度至重度贫血发生时,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和乏力。血小板极低时,可发生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甚至内脏出血。 详情»

陆斌 主任医师 关节骨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骨髓抑制的科普问答 更多»
骨髓抑制是什么?
专家回答:

骨髓抑制是指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毒性反应。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对粒细胞系影响最大,其次是血小板,而红细胞系由于半衰期长而无明显影响。随着化疗剂量的增加,骨髓抑制也逐渐增强。多数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骨髓毒性逐渐加重,恢复时间逐渐延长,甚至不能恢复正常水平,一般需要使用生长刺激因子促进血象恢复。 详细»

骨髓抑制吃什么食物
专家回答:

这种症状需要多样化饮食,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不要吃剩余的食物,或者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辛辣油腻,烧烤的食物,不要吃碳酸饮料和其他产生气体的食物,不要吃太咸的食物,也可以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平衡,防止腹胀腹泻和便秘。 详细»

严重骨髓抑制怎么办?
专家回答:

严重骨髓抑制,应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并每日血常规检查,根据白细胞上升情况,确定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如果感染很复杂,应该使用抗生素。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和各种前体细胞活性的降低。血液中流动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来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它们的寿命不同。 详细»

骨髓抑制的临床表现
专家回答:

骨髓抑制是血液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患者会表现为外周血中血细胞的减少,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等的降低,患者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烧等症状。这种疾病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应用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来治疗,必要时做骨髓移植的治疗。 详细»

骨髓抑制的相关药品 更多»
4
4

功效主治: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功效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