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1、病史:有眼部过敏和长期揉眼史、角膜屈光手术史等。
2、临床体征:青春期前后出现进行性的视力下降、不规则的散光等。
3、临床检查:检查发现角膜后表面异常抬高,角膜厚度异常分布,角膜中央浅层基质细胞活化等。
相关检查
1、角膜地形图检查:常规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如发现圆锥角膜前后表面异常抬高等改变,可高度怀疑圆锥角膜。
2、其他检查:如角膜厚度检查、角膜生物力学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如果存在圆锥角膜,角膜厚度检查可发现角膜中央或旁中央明显变薄,角膜生物力学检查可显示角膜滞后量和阻力因子量等生物力学指标下降,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中央变薄并呈锥形前突,角膜中央浅层基质细胞活化等。
鉴别诊断
圆锥角膜一般需要与球形角膜、透明角膜边缘变性及其他角膜变薄的疾病等相鉴别。
根据临床分期,圆锥角膜一般可分为临床前期、初发期、完成期以及瘢痕期。
圆锥角膜往往表现为散光不停地加深,散光度数很高,而且矫正并不理想,往往是一只眼先发病,所以是单眼的散光比较多。典型的圆锥角膜是比较容易诊断的,如果已经发生高散光、角膜向前膨隆以及角膜变薄,这都是比较容易诊断。往往诊断比较困难的是还没有明显影响视力的情况,早期发生的圆锥角膜是比较难诊断的。要通过病史、例行检查和最重要的角膜地形图,而且一定要有后表面的检查的角膜地形图,来进行诊断,主要表现为后表面的抬高、角膜变薄、散光增大等情况,要结合相关的检查和病史才能做出判断。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