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甲状旁腺激素、血尿离子测定等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维生素D中毒等。
诊断依据
1、确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史。
2、突然出现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多尿、失水、神志改变等甲状旁腺危象症状。
3、血钙明显增高,大于3.75mmol/L。
4、血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可大于正常上限5~10倍,是其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3~4倍。
鉴别诊断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恶心、呕吐等类似症状。甲状腺激素可增加骨质吸收,当吸收超过骨的形成即可引起高血钙与高尿钙,降钙素水平下降也是造成血钙升高的原因。与甲状旁腺危象相比较,患者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合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彩超异常,易于鉴别。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其拮抗作用不足,致使甲状旁腺功能相对亢进或对维生素D敏感,致血钙升高,出现恶心、呕吐、肌无力等类似症状。与甲状旁腺危象相比较,患者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史,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可合并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异常,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对正常,易于鉴别。
3、维生素D中毒
过量使用维生素D制剂,使胃肠道吸收钙和骨质溶解增加,肾小管对钙的再吸收增多,从而形成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危象相比较,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对正常,并结合服药史,易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