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应性皮炎(AD)的典型症状
(1)婴儿期(出生后1个月~2周岁)
1)初发皮损为面颊部瘙痒性红斑,继而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皮损呈多形性,境界不清,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皮损可迅速扩展至其他部位(如头皮、额、颈、腕、四肢等)。
2)病情时重时轻,一般在2岁以内逐渐好转、痊愈,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并发展为儿童期AD。
(2)儿童期(2岁~12岁)
1)多在婴儿期AD缓解1~2年后发生并逐渐加重,少数自婴儿期延续发生。
2)常累及四肢屈侧或伸侧,限于肘窝、胭窝等处,其次为眼睑、颜面和颈部。皮损呈暗红色,渗出较婴儿期轻,常伴有抓痕,久之形成苔藓样变。
3)瘙痒仍很剧烈,可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3)青年成人期(12岁以后青少年期及成人阶段)
1)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生。好发于肘窝、腘窝、四肢、躯干,也可见于面部、眼睑。
2)常有皮肤干燥、红斑、丘疹及苔藓样变,严重者可泛发。瘙痒剧烈,因搔抓可出现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
2、伴随症状
患者常伴发干皮症、掌纹症、眶下皱褶、眶周黑晕、白色皮肤划痕征、Hertoghe征、低发际、鱼鳞病、毛周角化、白色糠疹、钱币状湿疹、乳头湿疹、眼睑皮炎等改变。
3、并发症
(1)可能会继发皮肤细菌或病毒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毛囊炎、淋巴结肿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疱疹性湿疹。
(2)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
1、特应性皮炎不会危害机体健康,但若皮损严重且位于暴露部位,可严重影响外貌美观。
2、特应性皮炎可引起瘙痒不适,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降低生活质量。
3、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日常皮肤护理不当,可能会并发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多种疾病。
异位性皮炎是指特应性皮炎,主要是发生在出生没有多久的孩子身上,而且儿童期以及青少年期也会出现皮炎症状。主要症状是四肢屈侧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渗出等,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体质不好导致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提高免疫力。
异位性皮炎的症状
1、婴儿期:通常在出生后第二到三个月发生,皮疹主要发生在头皮,额头;其皮疹特点主要可以分为渗出型及干燥型,有的还会出现脂溢型,其皮损发生在头皮,可产生黄色厚痂。
2、儿童期,皮损表现与成人的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相似,多为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和小水泡,融合成片较为干燥,覆盖有白色鳞屑,皮肤有轻度浸润,部分呈苔藓化,多发生于肘窝和两小腿的屈侧。
3、青年及成人期:主要表现为慢性苔藓化皮疹,多位于头面部、颈部及肘膝关节屈侧对称分布,明显色素沉着有明显的抓痕,白色皮划痕阳性。
异位性皮炎的治疗
1、平时治疗主要是全身性治疗,还有局部性治疗。全身性治疗,对于皮癣比较多、瘙痒比较严重的,还是选用抗组胺制剂。
2、如果合并感染,可以短期使用抗生素。病情特别严重的皮肤瘙痒或者皮癣特别多,可以配合糖皮质激素药。
3、异位性皮炎患者忌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吃如大蒜、辣椒,油腻食物,不吃如肥肉、鸡皮、肘子皮等。容易过敏的食物不吃如海鲜,特殊蛋白质,鱼类、虾类等。
观看文章异位性皮炎其症状和治疗方法与普通湿疹基本相似。许多人在婴儿期或幼儿期就开始生病。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症状是儿童脸上出现红斑,并伴有丘疹。如果有液体渗出,会很严重。孩子们经常会挠脸或摇头。也有一些人在儿童早期发病,主要症状是四肢外展侧出现红斑丘疹,表面干燥,伴有明显瘙痒。有些病人可能同时患有鼻炎或哮喘。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