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潜伏期为数周至数年不等,通常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起初症状不明显,表现为前额、双侧颞部、枕后或眼眶后间歇性胀痛或钝痛,伴低热或不发热。随着病情进展,头痛程度逐渐加重,可发展为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烦躁、性格改变、步态蹒跚、颈部强直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呈急性起病,以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
典型症状
1、头痛较轻时,可有低热或不发热。
2、头痛较重时,可有恶心、呕吐、烦躁、性格改变、痴呆、步态蹒跚等。
3、病变累及脑实质时,可出现淡漠、意识障碍、抽搐或偏瘫。
4、病变累及视神经和听神经时,可出现视力模糊、畏光、复视、眼球后疼痛、听力下降或丧失。
并发症
1、颅高压危象
本病是一种真菌感染性脑膜炎,既可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和吸收不良,最终导致颅内压力升高,可能发生颅高压危象。临床表现可见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阵发性黑矇、视力下降、复视、意识障碍、抽搐等。
2、脑疝
长期颅高压可能引起脑疝。
3、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患有本病的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时,由于免疫应答的修复,大量被杀死的隐球菌释放,可发生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导致临床症状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