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的理念预防大于治疗,尤其是脑血管病,真正体现为预防大于治疗。一旦脑功能受到损伤,绝大多数都是不可逆转的,一定会导致功能缺失。关于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针对35岁以后的人,每天至少要量一次血压,观察血压的变化;避免熬夜;保持快乐的心情;还有最重要的,比如现在家庭都有汽车,4s店定期提醒车要进行保养,人也是一样,争取半年到一年做一次体检;作为神经专业的医生推荐,这一生中不管有无头部不舒服,都要做一次磁共振,来了解脑组织和脑血管的情况,而不是非要到头磕着、碰着或者出现头部不舒服的时候再去做。总而言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防主要是:35岁以后每天量1次血压,保持好的生活作息,至少主动进行体检,并做1次头部磁共振检查。 详情»
其实,高血压性脑出血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预后大部分患者都觉得很可怕。感觉自己一旦中风,将来面对的都是偏瘫,生活不能自理,要家人照顾。其实这是有误区的,并不是所有患者出院后都有很强的后遗症。
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与出血量有关?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出现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案例虽然较为常见。但是患者的预后与出血量有关系的,也有部分患者只是少量出血,并不会出现瘫痪,生活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只要注意防止再次发生中风就好。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出血量很大,做了手术后,还是昏迷不醒,有的甚至会变成植物人。因此,预后与患者的出血量的多少是有较大关系的。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否严重与出血部位有关?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否严重还与有出血的部位有关系,如果在浅一点的部位出血,可能预后想对较好。若是在患者脑干的深处出血,可能预后就比较差。所以出血部位的不同与患者的年纪大小,都会导致患者的预后有差别。患者的预后情况,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并无统一标准。
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差,产生的后遗症有哪些?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不同,预后不同,产生的后遗症也会不一样。最轻的可能是肢体的活动不灵活,比如在左边基底节出血。可能患者还会出现失语、讲话讲不流利或者不能表达要讲的话。又或者是右侧肢体的偏瘫,或者左侧肢体的偏瘫,如右脚没问题,右手有问题。还有就是嘴歪、流口水,饮食吞咽功能障碍,这些都是常见的并发症跟后遗症。
面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需要患者积极、早期地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还有后期要坚持配合康复治疗,家属也应该耐心、细心的帮患者做一些运动,陪伴患者康复。家人的鼓励与帮助是辅助,关键还是患者自身不放弃治疗。
观看文章首先建议需要有严格控制好血压,患者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食,减低颅压药物,稳定高血压。其次患者平时需要有惯良好的深度睡眠习惯,需要有确保的深度睡眠,留意歇息。另外特别注意适当的多休息,避免熬夜,要加强饮食上的营养,吃优质的蛋白质以及热量的食物。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