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氨基酸尿的临床症状以泌尿系统结石和发育迟缓为主,但不能单独以临床症状作为诊断依据。本病依靠家族史、尿游离氨基酸检查、血清氨基酸测定、氨基酸清除率测定、氰化硝普盐试验、尿色谱法定量测定等进行鉴别和诊断。本病诊断需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尿路结石、氨基酸尿症进行鉴别。基因测序和肾组织病理活检为本病确诊金标准。
诊断依据
1、遗传性肾性氨基酸尿
(1)患者家族成员患有本病。
(2)以腰疼、肾绞痛、血尿、少尿等泌尿系结石或(和)骨骼生长迟缓、骨质疏松、肌肉张力低下、智力低下等发育迟缓表现。
(3)尿游离氨基酸检查测得尿中氨基酸含量较高,同时血清氨基酸含量正常。氨基酸清除率较高。
(4)表现为泌尿系结石的患者,腹平片、B超或CT可检查到尿路结石。氰化硝普盐试验阳性可确诊为胱氨酸尿症。
(5)尿色谱法定量测定通过检测尿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可确诊本病。
(6)基因测序为本病确诊金标准,可以明确查得患者基因缺陷。
2、获得性肾性氨基酸尿
肾组织病理活检为本病确诊金标准,可确定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类型。
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导致的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由难溶解的物质从尿液中析出,逐渐积累形成。结石的成分多样,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等。胱氨酸尿症导致的结石占全部泌尿系结石的1%-2%,占小儿泌尿系结石的6%-8%。一般可通过尿胱氨酸结晶检查和氰化硝普盐试验进行鉴别诊断。胱氨酸尿症患者,尿液中可见六角形扁平状结晶,氰化硝普盐试验结果阳性。
2、其他氨基酸尿症
其他氨基酸尿症包括肾前性氨基酸尿症(又名溢出性氨基酸尿症)、竞争性氨基酸尿症、普遍性氨基酸丢失。一般可通过血清氨基酸测定、尿色谱法定量测定鉴别。肾前性氨基酸尿症和竞争性氨基酸尿症患者,血中氨基酸浓度升高;普遍性氨基酸丢失患者,尿中各种氨基酸均增多。
一般根据病因分类
1、遗传性肾性氨基酸尿
(1)二碱基氨基酸转运系统缺损
①胱氨酸尿:最常见和最广为人知的肾性氨基酸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还可继续分为Ⅰ型胱氨酸尿(最常见)、Ⅱ型胱氨酸尿、Ⅲ型胱氨酸尿以及高胱氨酸血症(罕见)。
②二碱基氨基酸尿:包括Ⅰ型二碱基氨基酸尿,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患者一般无症状;Ⅱ型二碱基氨基酸尿,又称赖氨酸尿蛋白质不耐受(lysinuric protein intolerance,LPI),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患者肾小管和肝脏对赖氨酸、鸟氨酸和精氨酸转运障碍,出现尿素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