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腺病毒性肠炎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消化内科 > 腺病毒性肠炎 > 治疗
腺病毒性肠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腺病毒性肠炎以预防及纠正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及预防并发症为原则,急性腹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应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疗法。

对症治疗

1、控制感染

病毒所致的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除液体疗法外,还可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

2、饮食疗法

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以母乳喂养儿继续喂母乳,人工喂养儿可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有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天-6天,无需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可采用去乳糖饮食,如用去乳糖配方奶粉或去乳糖豆奶粉。

3、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起预防脱水作用,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轻度脱水50ml/kg-80ml/kg,中度脱水80ml/kg-100ml/kg,少量频服,8小时-12小时将累积损失量补足。脱水纠正后维持补液,将ORS(口服补液盐)液加等量水稀释使用。需注意的是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眼睑浮肿可改白开水口服。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病情重、呕吐腹泻剧烈或腹胀患儿。可根据脱水程度的不同选用不同张力的液体,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补液。

一般治疗

1、加强护理,注意消毒隔离,勤换尿布,观察脱水情况及静脉输液速度。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

药物治疗

1、微生态制剂

长期腹泻者大多与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故切忌滥用抗生素,可用微生态疗法。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乳酸杆菌、粪链球杆菌、需氧芽孢杆菌等,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的定植和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肠道菌群严重紊乱,应选用2种以上的菌制剂进行治疗。

2、肠黏膜保护剂

与肠道黏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同时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如蒙脱石散。

3、锌剂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天补充适量元素锌。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的病因,以感受外来邪气、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多见,病位主要在脾胃。病机关键为脾虚湿困。本病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法则,实证以祛邪为主,虚症以扶正为主。腹泻变证,属正气大伤,分别治以益气养阴、酸甘化阴,回阳救逆,护阴固脱。

1、辨证论治

(1)湿热泻(常证)

①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恶心呕吐,或发热烦瞬,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

②治法:清热利湿。

③主方:葛根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常证)

①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味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②治法:疏风散寒。

③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常证)

①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紫滯。

②治法:消食化滞。

③主方: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常证)

①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见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②治法:健脾益气。

③主方:七味白术散加減。

(5)脾肾阳虚泻(常证)

①证候:久泻不止,食入即泻,澄澈清冷,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靡,寐时露晴,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②治法:温补牌肾。

③主方: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6)气阴两伤(变证)

①证候:多为病情发展而渐加重,持续日久之故。泻下无度,质稀如水,精神萎弱或心烦不安,眼窝及囟门四陷,皮肤干燥,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甚至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若少或无苔,脉细数。

②治法:益气敛阴。

③主方:人参乌梅汤加减。

(7)阴竭阳脱(变证)

①证候:此为病之重者,由气阴两伤发展而来,或久泻不止阴阳俱耗而成。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冷汗自出,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②治法:温阳固脱。

③主方: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2、中成药

(1)保和丸,用于伤食泻

(2)小儿肠胃康颗粒,用于湿热泻。

(3)藿香正气口服液,用于风寒泻。

(4)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肾阳虚泻。

3、针灸疗法

(1)针法

取足三里、中院、天枢、牌命。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上院,腹胀加下院。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2)灸法

取足三里、中脘、神阙。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用于脾虚泻、脾肾阳虛泻。

4、贴敷疗法

(1)五倍子、干姜,吴茱萸、丁香,共研细末,白酒调和,贴敷肚脐,纱布覆盖固定。用于虚寒泄泻。

(2)丁香、肉桂、姜汁调和成糊状,贴敷肚脐,外用胶布固定。用于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

5、推拿疗法

(1)补脾土,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小天心。用于湿热泻。

(2)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用于风寒泻。

(3)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运内八卦,揉中脘。用于伤食泻。

(4)推三关,补脾土,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用于脾虚泻。

(5)补脾土,摩腹,推上七节骨,补肾经,揉足三里。用于脾肾阳虚泻。

以上均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或针灸。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胃病是发生在胃部的一系列疾病统称,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种类。胃病给患者带来影响可轻可重,有部分患者仅会在饮食不当、身体素质较差、休息不良的时候表现出胃...

富贵病

富贵病原本是一种俗称,但是现代医学发现,这些富贵病具有某些相同的特质,因此这种疾病也逐渐被划分为现代疾病的范围内,其正规的医疗名称为现代文明病。社会发...

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患者排便次数过多、粪便质量较差的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患者每日排便超过三次,每日排便量超过200克即可视为腹泻。在人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