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继发性腹膜炎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解决原发病灶。因轻重缓急及患者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总原则为纠正低血容量,预防或纠正低氧,及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适时消除腹腔感染源,清除脓液和其他物质。急性期治疗
1、监测
监测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合并休克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留置导尿管和测定电解质。
2、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危重症患者以平卧为宜。
3、静脉输液
多数患者均有严重的脱水,需及时静脉补充液体,并急查血电解质和血气,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详细记录尿量。有休克时先积极治疗休克,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4、禁食和胃肠减压
放入鼻胃管,持续减压,以防止或缓解肠淤胀,对上消化道穿孔可减少或制消化液溢出,起到治疗作用。
5、给氧及呼吸支持
一般可通过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严重时应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6、镇痛
已确诊治疗方案及手术后的患者可以用哌替啶类止痛剂。诊断不清或要进行观察时,不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7、应用抗生素
预防化学性腹膜炎继发感染,已合并感染者更为必要,根据原发病灶的情况和感染的轻重,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药物治疗
1、头孢菌素类
感染较重者宜给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第一代的头孢唑林,第二代的头孢呋辛,相当第二代的头孢西丁,第三代的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
2、喹诺酮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良好、与其他类的抗菌药之间较少交叉耐药。口服效果好。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可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失眠、头痛、光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儿童不宜常规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头孢素菌
如病情严重,可选用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头孢素菌,如头孢哌酮、舒巴坦。
4、甲硝唑
为了治疗厌氧菌混合感染,可给予甲硝唑。
手术治疗
本病主要通过开腹手术治疗。
1、手术过程
(1)选择切口:根据原发病灶的部位,采用相应的切口。诊断不明者,除非左侧腹膜炎更为明显,一般均采用右侧腹直肌小切口。探查后,再根据需要向上或向下延长切口,开腹后先将腹腔内渗出液尽量吸净;有大网膜包裹或浑浊液体积存处通常是原发病灶的部位,明确后除非怀疑仍有其他病灶(如外伤),最好不要广泛探查,以免感染扩散或加重毒素吸收。
(2)切除原发病灶:原发病灶争取去除,如切除坏死的肠段、穿孔的胆囊或阑尾等如病灶充血严重和周围紧密粘连不易切除,或患者情况不能耐受时,则根据情况只做造瘘或修补,局部置管引流。
(3)清除脓液:在处理原发病灶后,如果是局限性腹膜炎应吸净脓液,不宜冲洗,如果是弥漫性腹膜炎,可用大量等渗盐水冲洗。
(4)充分引流:病灶已清除、腹腔清洗干净者,原则上无需放置腹腔引流管。
2、术后处理
(1)有休克史或感染严重的患者,术后应加强重症监护。麻醉恢复后,取半卧位使渗出液流向盆腔,如果形成残余脓肿,便于引流。
(2)保持胃肠减压通畅,直至胃肠道功能恢复。
(3)注意水和电解质的补充,严重患者及早给予营养支持。
(4)加强抗生素的应用,根据情况做必要的调整。
(5)分期手术如结肠造瘘、胆囊造瘘、阑尾脓肿引流的,患者完全恢复后,根据情况行择期治愈性手术。
可以服用抗炎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服药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要熬夜,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不要吃辣椒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防止影响药效,而且不要喝茶、喝咖啡等。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