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
诊断依据
在患有严重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例中,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突然出现腹泻者,均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实验室检查不能区分无症状菌群定植和感染,因此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同时符合以下两点才能诊断为伪膜性肠炎:1、任何近期使用抗生素并出现不明原因腹泻(24小时内≥3次不成形粪便),或影像学存在肠梗阻或中毒性巨结肠的表现;2、粪便检测产毒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或其毒素为阳性,或内镜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伪膜性肠炎。
鉴别诊断
1、溃疡性结肠炎一般起病缓慢,发病前多无抗生素应用史,血性腹泻较为常见,粪便常规检查和结肠镜检查无伪膜发现,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而伪膜性肠炎起病大多急骤,粪便及结肠镜检查可见伪膜,血粪少见,粪便特殊条件下培养可发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轻型病例停用抗生素后腹泻可自愈,皮质激素治疗常使病情加重。
2、克罗恩病可发生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消化道部位,但以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最常见,病变呈跳跃状,肠黏膜可呈铺路石样改变,可形成纵行裂沟或瘘管。
3、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肠炎,病变主要位于小肠,以肠壁出血坏死为特征。本病可暴发流行,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而多无抗生素应用史,应用氨基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舒氨西林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治疗有效。
4、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有里急后重感,粪中脓多于血,粪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根据病情轻重将其分为三型。
1、轻型腹泻次数3~5次/天,体温低于38℃,没有脱水、酸中毒表现,白细胞数正常。
2、中型腹泻次数5~20次/天,体温38℃以上,伴脱水、酸中毒,白细胞数(10~15)×109/L。
3、重型腹泻次数20次/天以上或脓血便,体温超过39℃,脱水、酸中毒明显,或出现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巨结肠,血白细胞数超过15×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