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诊断
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既往有服用相关药物、酗酒或可导致应激状态的疾病史,及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反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反复呕血与(或)便血等临床表现,确诊还有赖于发病48小时内行胃镜发现胃黏膜出现溃疡、糜烂或出血灶。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胃癌、急性胰腺炎。
鉴别诊断
1、胃癌
急性胃黏膜病变与胃癌进展期均可表现为上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溃疡型胃癌出血时也表现为呕血与(或)便血,但二者区别很大。急性胃黏膜病变是一种良性病变,而胃癌是一种恶性病变,是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胃癌的预后极差,而急性胃黏膜病变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二者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可鉴别。
2、急性胰腺炎
常出现在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之后,表现为中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血尿淀粉酶在早期升高,重症患者腹水中淀粉酶含量明显增高。B超、CT等辅助检查可发现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有利于诊断。
急性胃黏膜病变的类型
基于胃镜下病变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和应激性溃疡。
1、急性出血性胃炎
表现为黏膜出血性病变。
2、急性糜烂性胃炎
表现为黏膜糜烂病变。
3、应激性溃疡
表现为黏膜多处病变且机体处于应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