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多种检查措施来诊断。必要时,还可行组织活检,以帮助明确诊断。明确病因并确认心肌中淀粉样蛋白的存在是诊断的重点。
鉴别诊断
1、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明显扩大,有左心衰竭表现,无心肌淀粉样变性的心外病征。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变薄。
2、肥厚型心肌病
心尖搏动明显,可呈拾举性,心音增强,各瓣膜听诊区可闻及粗糙喷射性收缩中晚期杂音,下蹲减轻。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右胸导联R波增高。超声心动图示非对称型心肌肥厚,尤以室间隔基部明显。
3、其他限制型心肌病
无心肌淀粉样变的心外病征。超声心动图示心内膜增厚,反光增强。常见病因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
按其病因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1、原发性
原发性淀粉样变心肌病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为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引起,浆细胞持续产生κ/λ链,少数伴发于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累及心脏、舌、胃肠道、肌肉、肌腱和皮肤。血清M蛋白、尿液中轻链(κ/λ)增高。
2、遗传性
遗传性淀粉样变心肌病是第二大常见类型,患者多为40岁以后发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由突变的甲状腺素转运蛋白(TTR)沉积引起。常累及心脏(尤其是传导系统)、肾、神经等。
3、老年性
主要为野生型TTR沉积引起。多见于80岁以上人群,主要累及心房,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