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对于具有血栓栓塞风险的冠状动脉瘤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其药物治疗原则为抗栓和预防冠状动脉痉挛。介入治疗可使瘤体减小甚至消失,提高其远端血液流速,同时降低冠状动脉瘤内的血液淤滞,可减少冠状动脉瘤内血栓的发生。不能进行介入治疗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常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期治疗
对冠状动脉瘤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者可采取溶栓治疗,经静脉或冠状动脉内注射链激酶或尿激酶溶解血栓。
药物治疗
1、抗凝药物
冠状动脉瘤可导致血栓形成,患者可口服该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
2、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用于缓解冠状动脉痉挛。
3、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冠状动脉瘤,应给予标准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
4、降压类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5、降脂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等有可能有抑制瘤体扩大的作用。
6、免疫球蛋白类药物
川崎病早期予以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可能有效。
手术治疗
1、介入治疗
(1)覆膜支架植入:覆膜支架即是在瘤体内植入药物支架,解剖结构合适的患者当确定介入治疗方案后,首选覆膜支架。
(2)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医生通过手术方式将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同时辅助性支架覆盖瘤体,可以先释放支架,然后再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释放弹簧圈。也可以先释放弹簧圈,然后支架覆盖,手术先后顺序取决于瘤体是窄口还是宽口。
(3)植入金属裸支架:医生首先按照患者动脉瘤前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范围,选取首枚金属裸支架,然后参考瘤体所在血管选取支架直径,以瘤体入口及出口着陆点距离选取支架长度,最后将支架植入瘤体内。
2、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适用于不能进行介入治疗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瘤体切除、瘤体结扎术等手术方式,达到恢复病变处血流、缩小或消除瘤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