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血管球瘤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血管外科 > 血管球瘤 > 症状
血管球瘤的症状

不同类型的血管球瘤有不同临床表现。单发性血管球瘤临床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患处自发的剧痛、触痛以及冷刺激痛,可伴有病变处皮肤增厚,出汗增多,患指(肢)活动不利等症状。多发性血管球瘤多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皮肤或皮下的丘疹、结节或斑块。

典型症状

1、疼痛

(1)单发性血管球瘤

瘤体常因冷刺激和触碰出现剧烈的阵发性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针刺样或烧灼样,发作时可向肢体放射,疼痛严重可影响睡眠,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但也有持续时间更长者。

(2)多发性血管球瘤

无论是局限性多发性血管球瘤、播散性多发性血管球瘤还是先天性斑块样型血管球瘤,疼痛都不是其典型症状,少部分播散性多发性血管球瘤患者有触痛和阵发性剧痛。

2、瘙痒

部分播散性多发性血管球瘤患者患处瘙痒。

3、丘疹、结节、斑块

(1)单发性血管球瘤

表现为单个粉红色或蓝色的结节或丘疹,直径5mm~1cm,边界清楚,可以随温度改变颜色,以指(趾)甲下或指腹处最为常见,四肢和躯干等部位也可见到。

(2)多发性血管球瘤

①局限性多发性血管球瘤:瘤体不止1个,形态、大小与单发性血管球瘤相似,最常分布在四肢,一般不累及面部和躯干。

②播散性多发性血管球瘤:瘤体不止1个,可分布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为蓝色或紫色丘疹或结节,直径可达数厘米。

③先天性斑块样型血管球瘤:瘤体不止1个,表现为出生时就存在的紫色斑块,会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长大,青春期或成人期原有斑块周围可能出现新的斑块,称为卫星灶。

4、其他症状

极少数血管球瘤会发生在内脏和其他部位,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1)胃、肠道血管球瘤

可表现为间断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性溃疡症状,可伴有反酸、恶心、嗳气等,也可能出现大便带血。

(2)肺、支气管血管球瘤

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咯血、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3)肾血管球瘤

可表现为腰部胀满、酸胀、腹痛等症状,可能伴有尿频等泌尿系症状。

(4)鞍区血管球瘤

可间歇出现看一个物体时感觉为两个物像的异常现象,即间歇性复视。

(5)颧骨血管球瘤

可表现为颧骨区肿物,有轻度压痛,表面皮肤颜色、温度正常。

(6)鼻部血管球瘤

可表现为鼻塞、鼻部疼痛和鼻出血等类似鼻息肉的症状。

伴随症状

单发性血管球瘤临床可有伴随症状。

1、可伴有患处皮肤变厚,疼痛发作时患侧身体出汗增多。

2、疼痛剧烈且病程长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病情发展

1、血管球瘤起病缓慢,随病程发展逐渐加重。

2、先天性斑块样型血管球瘤患者,出生时便存在的皮肤紫色斑块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长大,青春期或成人期时,原先大斑块周围可能会出现新的小斑块。

并发症

1、血小板减少和紫癜

血液凝固和血管球瘤内的纤维蛋白形成,会导致血小板和一些凝血因子的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和紫癜。表现为皮肤出现细小的紫红色斑点。

2、肌肉萎缩

由于患肢疼痛不敢活动,可能引起患肢的肌肉萎缩及血管神经营养障碍。表现为患肢运动和感觉的障碍。

疾病专区 更多»
梗死

目前,梗死的概念出现了一定变化,临床对梗死、梗塞的概念进行了更加精细的划分。在传统的医学观念中,人体血管内部发生阻滞的症状被称之为梗塞,由于梗塞导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