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梅毒性葡萄膜炎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眼科 > 梅毒性葡萄膜炎 > 症状
梅毒性葡萄膜炎的症状

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既有梅毒患者的全身表现,又有眼部的局部表现。先天和后天性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在各期的临床表现不同,常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

典型症状

1、先天性梅毒性葡萄膜

(1)全身表现

①早期:先天性梅毒性葡萄膜患者多为早产,出生后3周~2年可出现营养障碍、消瘦、皮肤萎缩、皮疹、皮肤水疱、扁平湿疣、口角与肛周放射性皲裂或瘢痕、 梅毒性皮炎、骨膜炎、软骨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②晚期:多在5~8岁出现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鼻中隔穿孔、马鞍状鼻、马刀胫、关节腔积水、楔状齿、神经性耳聋等。

(2)眼部表现

先天性梅毒可引起多种类型的葡萄膜炎,如角膜葡萄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视网膜炎等。

①角膜葡萄膜炎:可发生于出生后至25岁的先天性梅毒患者,是由对梅毒螺旋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所致。患者表现为明显的眼部疼痛、畏光、弥漫性角膜混浊、视力严重下降,常伴有角膜新生血管。

②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发生于胎内或生后半年以内,为急性纤维素性炎症。

③脉络膜视网膜炎:较多见。可出现典型的“椒盐”样眼底,病变可累及周边或后极部视网膜,呈现多灶性陈旧性的脉络膜视网膜炎,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增殖和萎缩,或累及单一象限。病变一般为非进展性,患者视力可不受影响。

2、获得性梅毒性葡萄膜炎

(1)全身表现

①获得性梅毒的一期为感染后2 ~4周出现硬下疳,多发生于其生殖器,先有丘疹,后形成硬结;

②二期出现于疾病发生后4~10周,典型的表现为弥漫性皮疹和淋巴结病,皮疹呈斑丘疹,在手掌和足底部最为明显,其他表现有发热、不适、 头痛、恶心、厌食、头发脱失、口腔溃疡和关节疼痛,可引起肝、肾、胃肠道、眼等多器官损害,在眼部主要引起葡萄膜炎;

③三期(潜伏期))梅毒:此期患者无全身症状和体征,无传染性,但可引起葡萄膜炎;

④四期可出现多系统损害,表现为主动脉炎、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功能不全、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

(2)眼部表现

①虹膜蔷薇疹:是眼梅毒的最早表现,发生于二期梅毒早期,是虹膜表面血管袢充血,出现快,持续数日消失。并有复发性蔷薇疹,常伴有渗出和虹膜后粘连。

②梅毒性虹膜睫状体炎:梅毒二期虹膜睫状体炎为急性,有皮疹;梅毒三期虹膜睫状体炎生于下疳后10余年,易再发;因治疗中大量螺旋体死亡,产生内毒素,患者于抗梅毒治疗注射后24~48小时可出现Jarish-Henheimer反应;由于治疗不当,在停止治疗4~6个月后可发生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常伴有黏膜、皮肤反应,严重者可引起失明。

③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有各种类型。有弥漫性是发生于感染后早期,眼底广泛发灰,经治疗可消失或遗留斑点状浅层萎缩。播散性者为最多见,发生于晚二期梅毒,玻璃体混浊,灰黄色病灶数个或多个;陈旧病变有色素增生,有时形成骨小体样色素性病变,如同视网膜色素变性样改变。

④梅毒瘤:梅毒结节性浸润相融合形成肉芽肿性肿块。一种是丘疹,为多发病变,位于虹膜,呈黄色,数日或数周消失;另一种为梅毒树胶肿,为棕黄色,发生于三期梅毒,最后坏死,发生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

并发症

梅毒性葡萄膜炎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 黄斑囊样水肿、 视网膜前膜、 视网膜脱离、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