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老年性白内障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眼科 > 老年性白内障 > 诊断
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

根据患者出现视力无痛性进行性下降、视物模糊,或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等病史,结合晶状体浑浊程度的形态和视力情况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外伤性白内障、发育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老年性晶状体核硬化、中毒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等疾病。

诊断依据

1、年龄在50岁以上。

2、视力渐降,视物昏蒙或眼前黑影。

3、眼部无充血,无痛无肿,可有黑花飞舞。

4、外观端好,瞳孔、眼底均未见异常。

5、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有的甚至完全混浊。

6、视力仅存光感时,光定位检测,红绿色觉正常,眼压正常。

7、排除全身及局部外伤、感染、中毒及其他因素所致白内障。

鉴别诊断

1、外伤性白内障

有明显的外伤史或眼局部伤,主要是机械性(如钝挫伤、穿孔伤等)、放射性、电击性等眼外伤所致。使晶状体的囊和皮质遭到破坏,其透明度降低或变得完全混浊,形成不同类型的白内障。

2、发育性白内障

本病与老年性白内障鉴别点在于年龄不符或晶状体混浊,多呈现点状、局限性、较小,不发展或不影响视力。

3、糖尿病性白内障

有血糖升高病史或伴糖尿病性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的白内障,可以是老年性白内障,只是由于糖尿病的影响,要比正常人群的白内障成熟年龄提早10年左右。另一种为糖尿病引起者,以青少年为主,是临床少见的白内障,即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典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因血糖浓度过高,晶状体内外的渗透压发生急剧变化,白内障进展较快,在数日或数周内可以达到成熟阶段。另外,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还常常出现暂时性近视或远视,且随血糖的变化,屈光状态也随着改变。

4、老年性晶状体核硬化

老年性晶状体核硬化是晶体老化现象,多不影响视力,从形态上彻照法检查眼底可见核硬化为均匀红光,而核性白内障者可见核呈不均匀圆形暗影。

5、中毒性白内障

有明显的接触史,常见有三硝基甲苯(TNT),二硝基苯酚、萘、氯普马嗪等。可通过病史及晶体混浊形态相鉴别。

6、并发性白内障

由眼局部炎症、肿瘤、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白内障,均可见眼局部病灶体征;由全身因素如药物、肌强直性、手足搐搦性白内障及先天遗传因素引起者,均有相关病史。老年性膨胀期的白内障与青光眼发作易混淆,二者可同时存在,也可先后发病。无论青光眼并发白内障,还是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均应及时考虑行白内障摘除为安全。

7、葡萄膜炎

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的过熟期如继发葡萄膜炎,常需与葡萄膜炎相鉴别。前者前段检查可见晶状体缩小、核下沉或晶状体囊膜破裂,前房内可见游离晶状体蛋白物质体色素膜炎症;后者往往晶状体形态完整。

老年性白内障的类型

根据晶状体开始出现混浊的部位,老年性白内障可分为三类:皮质性、核性以及后囊下白内障。

1、皮质性白内障

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类型,按其病变发展可分为4期。

(1)初发期:早期晶状体出现周边混浊,但并不影响视力,病程发展缓慢,经数年才发展到下一期。

(2)膨胀期或未成熟期:晶状体混浊加重,因渗透压的改变导致皮质吸水肿胀,晶状体体积增大,前房变浅。有闭角型青光眼体质的患者此时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3)成熟期:晶状体内水分溢出,肿胀消退,体积变小,前房深度恢复正常。此时晶状体完全混浊,呈乳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