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发病急骤、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或有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此外需要与同样有鼻塞、流涕、喷嚏的普通感冒、伤风鼻塞加以鉴别。
诊断依据
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发病急骤、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但一旦发生,常呈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脓毒症表现。
鉴别诊断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2、伤风鼻塞
伤风鼻塞与时行感冒均可岀现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但者又有明显的区别。伤风鼻塞是由于外感风邪引起,多见于冬春两季,同时在不同的季节,风邪往往挟时气入侵而发本病,临床上可见鼻塞、流涕、喷嚏、恶风发热,鼻内肌膜淡红或鲜红而肿,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以鼻腔症状为主,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时行感冒常为非时之气挟时行病毒伤人,多不限于季节性,突然发作,传染性强,短时期內大量人群同时发病。全身症状多较明显,如寒战、高热、头痛、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病情重者尚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而鼻腔症状较轻。
1、风寒束表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口不渴、咳嗽痰白、神情疲乏、四肢无力、舌苔白、脉浮或浮紧。
2、风热犯表
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胀痛、少汗或汗出不畅、口干渴想喝水、咳嗽吐粘黄痰、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白略干或黄、脉浮数。
3、风寒化热
主要表现为恶寒减轻、发热明显、无汗、头痛、肢体酸痛、口鼻干燥、心烦失眠、目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4、暑湿袭表
主要表现为夏季发热、头晕胀痛、鼻塞流涕、面红无汗、心烦口渴、胸闷欲呕、肢体酸痛、小便短黄、舌红苔偏腻、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