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鸡鸣样深吸气回声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咳嗽症状的风寒嗽、火嗽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发病前1-3周有与顿呛患者接触史;多见于1-5岁的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
2、主要表现
(1)初起患儿咳嗽、流涕、喷嚏或有发热。
(2)2-3天后,咳嗽加剧,夜间较重,咳痰清稀量少,继而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声连连不断,面红目赤,曲背弯腰,两手握拳,涕泪俱出,咳后有公鸡鸣样吼声,呕吐痰液后咳嗽可缓解。
(3)日久可见眼胞浮肿或痰中带血。
3、辅助检查
血常规、细菌培养、抗原抗体检测、X线检查等,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1、感冒咳嗽
咳嗽是因外邪袭肺,肺失宣肃所致。咳嗽若长期不愈则为慢性咳嗽,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好发冬春季节。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并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肺部听诊、X线检查可帮助诊断。
2、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由外邪犯肺,肺气郁闭而致发热、咳嗽、鼻翼煽动、气促为主症的疾病,常见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迁延性肺炎等。起病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轻度发绀。严重者烦闹不宁,喘憋,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加重。新生儿患本病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的症状。肺部听诊、末梢血象和胸部X光片有助本病诊断。
1、邪犯肺卫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频繁,2-3天后咳嗽日渐加剧,日轻夜重,痰稀白,量不多,或痰稠不易咯出,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2、痰火阻肺
主要表现为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连续,日轻夜重,咳后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吐出痰涎及食物后,痉咳得以暂时缓解。有些外因,如进食,用力活动,闻刺激性气味,或情绪激动时常易引起发作。轻则昼夜痉咳5-6次,重症多达40-50次。伴有眼睛红赤,胁肋胀痛,舌系带溃疡。舌红,苔薄黄,脉数。
3、气阴耗伤
主要表现为痉咳缓解,仍有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声音嘶哑,伴低热,午后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