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脾阴虚的治疗,宜甘润养阴,选择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淡而不利的药物,如山扁豆、莲子肉、黄精、玉竹、天花粉、沙参、麦冬、葛根、粳米等。如脾阴虚、脾气虚同时出现的脾气阴两虚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六神散、滋阴健脾丸等;如脾胃阴虚患者,宜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方。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若出现呃逆,呼吸急促而不连续的患者,可加用枇杷叶、石斛、柿蒂。
2、若时作干呕,可加用石斛、知母、竹茹。
3、若大便干结的患者,可加用瓜蒌仁、生首乌、火麻仁。
药物治疗
1、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2、常用中药:沙参、麦冬、玉竹、白芍、天花粉、生扁豆、乌梅、佛手、甘草、五味子。
3、中成药:参苓白术散、资生丸。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饮食疗法
1、黑芝麻、胡桃仁、松子仁等份,研碎加白糖或螓蜜适量拌和服用,能润肠通便。
2、蜂蜜、小麻油等份,搅拌混合后服用,每次一匙,能润肠通便。
3、用生怀山药1斤轧细过罗,每次将山药粉20-30克用凉开水调和入锅内置火上,不停搅拌,3次沸腾即可,不拘时食用。
脾阴虚的情况,有可能是不规律的饮食或暴饮暴食造成的,脾胃虚弱则运化化水谷功能失调,因此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如果情况严重,看中医后根据医嘱,进行吃药,日常生活中吃的食物要低盐低脂,勿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作息要规律,平时要做适当的运动。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