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喉喑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中医五官科 > 喉喑 > 治疗
喉喑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初期多为实证,临床辨证多属风寒、风热或痰热壅盛,肺气不宣;病久则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临床辨证多属肺肾阴虚、肺脾气虚或痰凝血瘀,喉窍失养。不同证型,其治疗原则不同。风寒外袭证应疏风散寒,宣肺开音;风热外袭证应疏风清热,肃肺开音;痰热壅肺证应清热泻肺,化痰开音;肺肾阴虚证应滋养肺肾,润喉开音;肺脾气虚证应补土生金,益气开音;痰凝血瘀证应化痰活血,利喉开音。

药物治疗

1、辨证论治

(1)风寒外袭证:甘桔汤加减,常用中药有诃子、木通、甘草、桔梗等。

(2)风热外袭证:疏风清热汤加减,常用中药有荆芥、防风、连翘、金银花、黄芩、赤芍、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等。

(3)痰热壅肺证:泻白散加减,常用中药有桑白皮、地骨皮、黄芩、竹沥、瓜蒌皮等。

(4)肺肾阴虚证:百合固金汤加减,常用中药有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玄参、当归、白芍等。

(5)肺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中药有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当归、柴胡等。

(6)痰凝血瘀证:会厌逐瘀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当归、赤芍、红花、桃仁、枳壳、柴胡、桔梗等。

2、外治法

(1)超声雾化吸入:医生会根据不同证型给予患者不同的中药水煎,取过滤液做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1-2次。

(2)含服:选用具有清利咽喉的中药丸剂或片剂含服,可延长药物局部作用,有助于清热消肿,止痛开音。

手术治疗

声带小结或息肉长期不愈者,可手术摘除。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1)风寒外袭证:选取间使、支沟、灵道、鱼际、风府、曲池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2)风热外袭证:选取间使、支沟、灵道、鱼际、风府、风池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3)痰热壅肺证:选取间使、支沟、灵道、鱼际、风府、尺泽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4)肺肾阴虚证:选取间使、支沟、灵道、鱼际、太溪、三阴交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5)肺脾气虚证:选取间使、支沟、灵道、鱼际、肺俞、足三里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6)痰凝血瘀证:选取间使、支沟、灵道、鱼际、丘墟、血海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2、皮肤针医生会取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背部至腰骶脊柱两侧、颈前区。依次轻叩各经区,以皮肤潮红为度,颈前区可重叩,以微出血为度。

3、三棱针取少商、商阳、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4、咽喉按摩

(1)声嘶失音按摩法:取穴部位重点在人迎穴、水突穴、局部敏感压痛点及咽喉部3条侧线(第1条侧线,在喉结旁开1寸处直下,第3条侧线在喉结旁开1.5寸直下,第2条侧线在第1、3侧线中间)。操作时,患者取坐位,用一指禅法或拿法,往返数次,在人迎、水突穴及敏感压痛点配合揉法;手法宜轻快柔和,避免粗暴用力。

(2)咽喉疼痛的按摩法:医生会先推揉喉结两旁及天突穴,上下往返数次,再按揉风池、风府、肩井,配合曲池、合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