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以清心降火为主要治疗原则。若口舌生疮严重的患者,宜清心火于上,或外敷清热解毒,清心泻火,消散郁火,凉血止血等功效的局部外用药;若小便短少不利的患者,宜通利小便而祛邪外出。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若出现口干喜冷饮的患者,可加用龟板、玄参、知母、沙参。
2、若出现吐血、流鼻血的患者,可加用水牛角、生地、丹皮。
3、若出现小便色赤而痛的患者,可去黄连、肉桂,加用小蓟、白茅根、炒蒲黄、藕节。
4、若出现小便淋沥涩痛,小腹拘急的患者,可加用竹叶、车前草、萹蓄、滑石。
药物治疗
1、方药:泻心汤合凉膈散加减。
2、常用中药:大黄、黄芩、黄连、栀子、连翘、薄荷、黄柏、木通、生甘草。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针刺疗法
可取大陵、心俞、神门为主穴,取太冲、太溪为配穴,采用泻法进行针刺治疗,留针20分钟,中间提插捻转4-5次;或取廉泉、足三里、合谷、曲池、颊车等穴,每次选2-3穴,采用中等度刺激针刺治疗,留针5-10分钟。
2、外治法
(1)口疳散
适用于心火上炎导致的急慢性口腔炎等疾病。一般外涂2-3天可痊愈。涂后一般有刺激,出现流口水,但不要吐出。
(2)绛雪散
适用于口舌生疮,或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的患者。将药物研为细末,喷于患处。
(3)漱口方
适用于出现实证口疮的患者。取防风、甘草、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等药物,煎水含漱。
(4)醋调吴茱萸外敷足心
适用于出现口疮的患者。将吴萸研细末,取醋适量调數涌泉穴处,用纱块胶布固定,可保留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