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手术库
检查库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肾内科 风湿免疫科 普内科
外科
神经外科 心胸外科 乳腺外科 泌尿外科 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 肛肠外科 胃肠外科 骨外科 外伤科 整形烧伤科 普外科
男女老幼
妇产科 妇科 产科 男科 儿科 小儿科 新生儿科 生殖健康 整形美容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科 性病科
五官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精神心理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科 成瘾医学科
肿瘤科 感染科 肝病科 急诊科 中医科 体检保健科 营养科 疼痛专科 非临床科室

子喑

您的位置: 首页 > 找疾病 > 中医内科 > 子喑 > 治疗
子喑的治疗

治疗原则

子喑以虚证为常见,中医治疗原则以滋肾益阴或养阴润燥为主。不可妄用开肺通声的药品,耗气伤阴而加重疾病。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肾阴不足

(1)若咽干口燥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玄参、知母、地骨皮。

(2)若大便干结的患者,可加用生地、玄参、火麻仁。

2、肺阴亏虚

(1)若虚热灼肺,炼液成痰,可加用冬瓜仁、竹沥。

(2)若呛咳气逆严重的患者,可加用瓜壳、马兜铃、前胡。

药物治疗

1、肾阴不足

(1)方药:麦味地黄丸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麦冬、五味子。

2、肺阴亏虚

(1)方药:养金汤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黄、阿胶、杏仁、知母、沙参、麦冬、桑白皮、蜂蜜。

其他治疗

1、外治法

(1)含服法

含服清音丸、铁笛丸、草珊瑚含片等,以润喉开音。

(2)超声雾化喷喉

取生脉饮、黄芪注射液,雾化喷喉,每日1次。

2、针灸疗法

(1)肾阴不足证的患者,可取太溪、照海、天突、扶突等足少阴经穴为主,针刺施补法治疗,不宜灸。

(2)肺阴亏虚证的患者,可取尺泽、肺俞、天突、太溪等手太阴、背俞穴为主,针刺用补法治疗,不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