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的基本情况如用药史、职业、感染史、既往疾病史、个人卫生情况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皮肤原位癌、角化棘皮瘤、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皮肤原位癌
损害好发于躯干和臀部,可单发或多发,典型者呈界限清楚的鳞状斑丘疹,可逐渐扩大,或相互融合,损害的大小可由数毫米到若干厘米不等,表面覆以鳞屑或脱屑后结棕色至灰色硬痂,不易剥离。发展缓慢或长期无明显变化,有时中央部分可部分消退或有瘢痕形成,而附近出现新的损害。一般不变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2、角化棘皮瘤
多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颊部及鼻部,而四肢和躯干极为少见。损害为呈坚实的半球形肿瘤耸立皮肤上,似淡红色粉刺或与皮肤色泽相似的小结,边缘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内含一个角质痂。本病发展迅速,但长到直径达2厘米左右后不再继续发展,2~6个月内能自行萎缩,自然痊愈,遗留萎缩性瘢痕。通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
3、盘状红斑狼疮
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鉴别,并与黏液性小汗腺癌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