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产后便血?
-
产后便血一般是指妊娠期结束刚生产过后的妇女由于生产过后产生的一种便血的病症,临床上发生此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后腹肌大多松驰 ,盆腔压力较低 ,肠蠕动减慢 ,大便贮留过久 ,水分过度吸收而干燥 ,排便时就很困难 ,容易造成肛裂。另外 ,妊娠也可引起肛门周围静脉回流受阻 ,发生内痔而产生出血症状 。
产后便血尿血有可能是子宫内有淤血,没有完全排出来,也不排除是痔疮引起的。如果出现了肛裂或者是严重泌尿系统感染,也会伴随着便血和尿血。然后出现了便血和尿血可以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明确子宫内是否还有残留物,严重者要遵医嘱服用消炎药品以及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
观看问答
便血通常指血液从肛门中排出的状况,便血发生时,大便颜色鲜红或呈柏油样,便血的症状通常伴随有消化道出血或直肠与结肠病变。便血的颜色和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有关,出血部位越靠近上消化道颜色越偏黑色,出血量越多颜色越靠近红色。若伴随其他器官出血和皮肤黏膜出血症状,需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一、产后便血的原因
1、产后孕妇的活动量大幅度减少,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会使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减慢,产后孕妇腹壁比正常人的腹壁松弛,用力排便时会导致便血。
2、孕妇产后会食用大量的食物,部分食物中含有较丰富的植物纤维,易导致孕妇出现便秘等症状,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能会诱发肛裂等造成便血。
3、孕妇在妊娠时期可能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的状况,可能会导致子宫内静脉血回流受阻,易生成痔疮。
二、产后便血的注意事项
1、产后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合理的进行营养的补充,每日对肛门进行清洁,保证肛门和肛周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
2、产后的女性需要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多喝热水。
观看文章怀孕期间,因为增大的子宫压迫直肠引起直肠静脉曲张形成大便带血,一般产后也不容易恢复。产后需要进行肛门护理,可以选择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温水坐浴,保持大便通畅,外用马应龙痔疮膏或者是太宁栓系进行涂抹。在生活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蔬菜与水果,比如香蕉苹果梨,芹菜,韭菜,保持大便通畅,平时可以多做提肛锻炼来预防治疗肛周疾病。
观看语音产后的便血往往是见于痔疮,在妊娠期子宫是不断地增大的,增大的子宫会压迫邻近的直肠,导致直肠周围的淋巴的回流和血液循环不畅,久而久之会形成痔疮。所以产后排便时,大便摩擦痔核的表面,或者在排便困难的时候,痔核血管的压力增加导致破裂出血,这是产后便血最常见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在产后,产妇的腹肌是松弛的,血液回流会慢,肠道的蠕动也会慢,排便的时候大便会在肠道内的沉积的时间过长,水分的吸收过多,会更容易形成便秘,诱发痔疮,尤其是内痔。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