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颊黏膜、舌背、颚部有白色凝乳状斑片产生,不易拭去,周围无炎症反应。强行擦去,可局部黏膜粗糙、潮红,少量出血。一般不影响患儿吃奶,不伴有全身症状。重症时,可见白色斑膜多处覆盖。
鹅口疮可能会导致咽部、食管、支气管、肺部受累,影响呼吸,危及生命。
重症患儿会出现低热、拒食、难以吞咽等情况。
新生儿的鹅口疮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口腔内部出现溃疡的现象,比如上下嘴唇内部溃疡、上颚的溃疡等,而且溃疡呈现白色黏膜状的形态。这种情况会导致新生儿容易出现口水或者不爱吃奶等异常表现。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病情,给予修复黏膜或者清热解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观看问答新生儿长鹅口疮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会覆盖有白色乳凝块样小片状物。病情严重的患儿,还可能会伴随拒奶以及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病情轻度的患儿,不会有明显不适症状伴随产生。发现宝宝存在鹅口疮后,可以使用氟康唑或者伊曲康唑等抗真菌的药物来做治疗。同时,还可以使用制霉菌素混悬剂等外用抑菌类药物配合治疗,这样效果会多好些。在患病期间,母乳喂养的宝妈要注意饮食。
观看语音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鹅口疮症状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或长期服用抗菌素的婴儿中,在身体虚弱的成年人中也会发生。
鹅口疮的主要临床表现
1、鹅口疮症状的主要表现在人体的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形似奶白块无痛,擦去斑膜后,下方出现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一般位于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因鹅口疮症状很难辨别,婴幼儿轻微感染的时候很难被容发现,此时一般无明显疼痛感,只是在进食的时有不舒适的表情,严重时会表现出疼痛哭闹、烦躁不安、进食困难的情况,有的还会伴随轻度发热。
3、如果病情不断加重,鹅口疮可不断蔓延到咽喉部、扁桃体、牙龈,较为严重的病变可蔓延到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此时会出现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等危急情况,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
鹅口疮的注意事项
鹅口疮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而致病,因此在护理婴幼儿时,要多注意被褥和玩具都要进行定期清洗和晒晾。新生儿鹅口疮症状可以预防,只要平时多对婴儿进行口腔护理,多观察。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