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的治疗目标为诱导和维持缓解,预防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一、控制炎症反应
1、活动期:常用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巯嘌呤)、抗菌药物(常用有硝基咪唑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能耐受者,特别是青少年病人,全肠内要素饮食对控制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有帮助。
2、缓解期:硫唑嘌呤或巯嘌呤是常用的维持治疗药物。氨基水杨酸制剂仅用于症状轻且病变局限的克罗恩病的维持治疗。使用英夫利昔单抗取得缓解者,推荐继续使用以维持缓解,也可在病情缓解后改用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
二、对症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输注人血白蛋白。重症病人酌情使用要素饮食及营养支持治疗。
腹痛、腹泻必要时可酌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止泻药,合并感染者静脉途径给予广谱抗生素。
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出现肠梗阻、腹腔脓肿、急性穿孔、瘘管、不能控制的大量出血及癌变等患者。
克罗恩病的诊断往往是综合的过程,单纯依靠某一种检查,往往不能够全面的诊断。当然做肠镜是克罗恩病诊断的必备手段,但是不是充分的手段。也就是诊断克罗恩病是一定要做肠镜,但是做了肠镜也不能够完全认定,或者是完全排除克罗恩病。因为克罗恩病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会侵犯肠道以外的器官,这个是它很特殊的表现。我们讲的肠镜主要是大肠镜,从阑尾到肛门,这大概1.5~2米的范围的病变,这叫肠镜。除了肠镜,还有小肠镜,小肠镜主要是看十二指肠到阑尾,大概3~4米的范围,主要是靠小肠镜。但是克罗恩病很不好的地方,就是喜欢侵犯小肠,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是全在小肠病变。这种情况下,除了大肠镜要做,往往还需要做小肠镜,来评估究竟是不是克罗恩病。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