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
(1)治疗原则:主要是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
(2)由于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治疗需要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130/80mmHg),将尿蛋白减少至<1g/d。
(3)当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发展至肾衰竭阶段时,可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2、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1)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包括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等;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摄入,可根据肾功能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3)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尿蛋白。
(2)药物治疗:
1)降压药: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2)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病理类型较轻,且尿蛋白较多,无禁忌证者;
3)利尿剂:适用于水肿严重者,以缓解水肿症状。
(3)手术治疗:药物控制效果不明显,已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可考虑采取肾移植手术。
(4)其他治疗:
1)血液透析: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尿毒症等;
2)腹膜透析:适用于儿童、糖尿病及严重血管病的患者。
首先要对肾炎是否存在进行确诊,这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尿检结果。尿检里面的蛋白尿是不是属于病理意义的蛋白尿,它的量是不是达到了诊断标准,以及血尿是否存在畸形红细胞超过了限定的8000个/mL的范围,并且是在不同情况下连续两次测定都出现统一的结果,才能够诊断是否肾炎。诊断肾炎以后,就要判断是急性肾炎还是慢性肾炎。如果是存在慢性肾炎的情况下,又要对原发病进行鉴别,先要排除红斑狼疮、紫癜、多囊肾、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应的继发性损害所导致的肾炎的改变,才能够明确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又需要进一步通过肾穿刺活检去进一步明确。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