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肠炎的诊断原则:
急性胃肠炎一般经过补液、饮食和药物治疗后短时间内可自愈,重症者需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慢性胃肠炎需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2、治疗方法:
(1)急性期治疗::
1)急性胃肠炎患者发生水样泻及脱水时,需补液治疗;
2)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饮水者;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者;严重脱水,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者;不适于口服补液治疗者,需静脉补液治疗。
(2)一般治疗:
1)起病急骤,症状严重者需保证充足休息。
2)患者可少吃多餐,食用含钾、钠等电解质,及有一定含糖量饮品及食物。
(3)药物治疗:
急性胃肠炎
1)解痉止痛:对腹痛剧烈者,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复方颠茄片等。
2)止泻治疗:常用药物有蒙脱石、果胶、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次水杨酸铋、脑啡肽酶抑制剂、洛哌丁胺、苯乙哌胺。
3)止吐治疗:剧烈呕吐者一般选择注射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琼可能对伴有呕吐患儿有效。
4)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药物、复方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等。
2、慢性胃肠炎
需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因治疗。如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需结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联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
胃肠炎是由食物中毒引起的胃和肠粘膜的炎症。胃肠炎是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它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腹部不适,不同症状和程度上的消化道感染,其次是电解质和液体的流失。那么,胃肠炎治疗方法有什么?胃肠炎主要分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胃肠炎治疗应对症治疗。
胃肠炎治疗方法
1、急性肠胃炎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电解质补充体液流失。如果呕吐或明显脱水持续,应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进食轻量液体或半液晶,以防脱水或治疗轻微脱水。
(2)对症治疗:可注射止吐剂、抗痉挛药。
(3)抗菌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可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但不能长期滥用抗生素。
2、慢性胃炎
(1)口服抗生素: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当胃酸减少或缺乏,胃功能障碍或胃潴留液,细菌容易生长和繁殖,使胃炎病变和症状加重。因此,链霉素、庆大霉素、黄连素等抗生素均可口服。
(2)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如蔗糖素、氢氧化铝凝胶等可以起到保护胃粘膜、增强其抵抗力的作用。但是,铝制品不宜长期使用。
(3)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特别是萎缩性胃炎,当上腹症状加重或加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到医院治疗。
观看文章肠道抗生素当中,诺氟沙星是首选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也有一定的适应证。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一般是比较轻的,并且有自我好转,甚至自愈的倾向,所以一般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急性胃肠炎,是可以不用药的。对于抗生素要更加注意,因为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会给自己,也会给全社会带来耐药的风险,会增加抗生素抵抗的几率。对于急性胃肠炎比较轻的案例来讲,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案例,最常见的莫过于急性胃肠炎的患者,病人自己给自己买诺氟沙星这样的抗生素来使用,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可能用上去腹泻会很快好,但实际上也为自己后续再使用抗生素埋下了隐患。因为这些在没有适应证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就相当于被人训练得更加聪明,会带来耐药的风险,所以,急性胃肠炎症状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抗生素;对于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的,大便出现黏液脓血、里急后重的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肠道抗生素当中,诺氟沙星还是首选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也有一定的适应证。一些新型的肠道抗生素,包括利福昔明,这个是比较高级的肠道抗生素,但是在我们国家急性胃肠炎治疗中一般用得比较少,而国外会用于旅行者腹泻案例的治疗。我们国家还是比较少用利福昔明的抗生素,一般如果有需要使用的,使用诺氟沙星或者黄连素就可以解决问题。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