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疱疹性咽峡炎:咽峡部常有米白色散在疱疹。初为咽部红肿充血,逐渐向周边弥漫,甚至整个口腔均出现疱疹。疱疹周围红肿,后逐渐增大破溃形成溃疡。
2.樊尚咽峡炎:全身症状轻,常有单侧咽痛,一侧扁桃体表面覆盖灰色或黄色假膜,拭去后可见溃疡。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咽痛较轻,扁桃体红肿,有时表面覆有白色假膜,易擦去,可伴全身淋巴结肿大,有“腺性热”之称,而且全身症状重。
4.粒细胞缺乏症性咽峡炎:咽部症状不一,可见有坏死性溃疡,其被覆深褐色假膜,周围组织苍白、缺血,会出现脓毒性弛张热且全身机能可迅速衰竭。
5.白血病性咽峡炎:可无咽痛,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一侧扁桃体浸润肿大,可见其表面坏死,覆有灰白色假膜,常伴口腔黏膜肿胀、溃疡甚至坏死。
咽峡炎一般预后良好,但也会波及邻近组织,导致扁桃体周围感染、急性中耳炎、鼻窦炎、咽旁脓肿等。也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疾病,如急性肾炎、心肌炎、急性关节炎等。
咽峡炎的症状通常会出现咽喉部位肿胀和疼痛的现象,同时还会伴随食欲下降以及恶心和呕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抗病毒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还要注意饮食习惯,饮食上尽量不要吃过于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需要多喝一些温开水,有利于病情好转。
观看问答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咽喉部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咽喉部粘膜的急性炎症,常见的病毒为柯萨奇病毒,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炎症期间要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治疗上可以服用抗病毒以及清热解毒的药物,饮食要清淡饮食,少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引起了发热可以服用退烧药或者物理降温治疗。
观看语音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在7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免疫力和抵抗力较低。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突发性的高热(大于或等于39度)、并且伴随着咽喉痛,咽峡部长出类似于口腔溃疡的黏膜疱疹,传染性很强,感染速度也很快。
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疾病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接触性传染和胃肠道传播,也就是粪口传播。因此,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第一个原因是与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直接性接触。这里多数以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飞沫、疱疹液、粪便为传播途径,间接性接触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身体部位、衣物、食品、公共设施等,从而引起自身的病毒感染。
此外,第二个原因是儿童的饮食生活习惯不卫生导致的。如吃了带有细菌的食品,乱吃零食,常喝生水等不良习惯引发的肠道病毒感染,从而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所以,大人在照看儿童的过程中,尽量少碰或不要触碰公共设施,触碰公共设施后要记得清洁双手或消毒杀菌。经常和儿童有直接接触的物品例如儿童玩具和餐具以及其他儿童用品,要定期消毒并保持清洁。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多喝开水或温开水,不要给儿童乱吃零食。
患有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护理?
1、患者应该在家隔离治疗,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在病痊愈前不要随便出门,避免传染了其他人。
2、出现疱疹性咽峡炎时,患者口腔会有疼痛感,进食时会加重疼痛感,也会导致患者不愿进食。这个时候为了避免患者营养不良,应该给患者准备流质半流质的食物,保证营养上的充足。
3、因口腔的疼痛,除了要给患者使用一些镇痛的药物外,还需要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如有必要,还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避免口腔继发感染。
总之,疱疹性咽峡炎患病原因跟生活环境及卫生有关,家长要注意培养儿童勤洗手、爱干净的良好习惯。在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期,切勿经常去人多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的公共场所,避免被感染。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