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对仅有畸形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拇外翻畸形的症状,可以考虑行手术矫正拇外翻。
一般治疗
1、穿着较宽松的或露趾的鞋子可减少对内侧突起的摩擦,以及通过降低对前足的挤压来延缓拇趾偏斜程度和其余足趾畸形的进一步加重。
2、轻度拇外翻可在第1-2趾间夹棉垫,改变穿鞋习惯,使拇趾和第1跖骨头避免受挤压和摩擦。
手术治疗
如畸形和疼痛较重影响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手术的基本目的是减轻疼痛,纠正畸形,恢复足的正常功能。
1、Mayo手术
适用于拇囊炎明显而跖骨间角和外翻畸形不严重、疼痛局限于第1跖骨头内侧的病人。该手术应完全切除跖骨头内侧增生的骨赘,紧缩法缝合内侧关节囊,纠正外翻畸形。手术简单,但易于复发。
2、Mcbride手术
是一种软组织矫正术,适用于外翻角度在15°-25°,第1与2跖骨角<13°,跖趾关节没有退行性改变,年龄在30-50岁的拇外翻病人。手术原理是将牵拉趾外翻的拇收肌自趾骨近端转移到第1跖骨头的外侧,增加第1跖骨向外的力量,并把第1跖骨头骨赘切除,去除易受压迫的隆起。
3、Keller手术
适用于拇外翻角在30°-45°,第1-2跖骨间角<13°,第1跖趾关节退行性改变明显,年龄在55-70岁的拇外翻病人。此手术切除拇趾近节趾骨的近端约1/3,使拇趾短缩,将拇收肌腱和外侧关节囊的挛缩紧张一并解除,使畸形得以矫正。但是手术后数月内伸拇趾无力,而且拇趾将永远短缩。除手术矫正外,术后正常足弓力线的维持也是保证术后效果长久的重要措施,可防止拇外翻的复发。
拇外翻手术成功率一般情况下比较大,因为不是太大的手术,技术相对成熟。拇外翻大多数和先天性遗传因素有关。比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病史,自己发生的概率也会比较大,手术治疗之后需要做好护理措施,对创口处消毒,口服抗感染类的药物预防感染,能改变手指的外观。
观看问答扁平足拇外翻是可以进行微创手术的,现在微创手术是越来越流行了。对于扁平足和拇外翻来说,也是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进行的。扁平足的微创手术,一般是会在跗骨窦的区域在里面放一枚螺钉,阻挡住距骨的一个过渡的活动,让它们的口子很小,也是可以处理的。对于拇外翻,也可以现在通过一些专有的器械,然后来进行截骨,然后来进行一些固定,来处理这种拇外翻。当然,现在目前的这种微创手术还不是很成熟,而且它需要有专门的器械,所以手术的这种方式是存在的,但是很多医生还是可能更喜欢这种传统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拇外翻的处理。所以,扁平足和拇外翻都是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的方法来进行处理的。
观看视频拇外翻做手术后存在着复发的可能性。目前临床上一般对于拇外翻畸形比较严重、疼痛比较明显的患者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而手术一般分为局部软组织的矫形手术以及局部的截骨矫型手术等方法。无论是何种方法的手术治疗,手术过后不注意日常生活的改变或者是由于手术对于拇外翻解决的不太彻底,都可能存在着复发的可能性。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平时需要避免穿尖头以及高跟的鞋子,同时要减轻足部的负重以及受力。
观看语音
拇外翻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或移位的畸形症状,在临床上这症状的治疗是极具挑战性的。拇外翻手术需卧床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手术过程,比如只是通过单纯的软组织手术,就能够改善拇外翻的情况,那么这种手术一般是卧床两个星期就可以下地活动了;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拇外翻情况,手术需要进行截骨的患者,这种手术则需要卧床6个星期左右才能下地活动。
一、拇外翻术后多久能活动
患者在手术后,一般需要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康复。但是拇外翻手术后,功能锻炼对康复非常重要,可以从手术后第一天至手术后第二天在局部进行冷敷,可以促进切口的消肿;并且患者的拇趾需要适当的进行移动,以防止关节粘连。在手术的第三天,可以做踝关节屈伸和直腿抬高运动,在手术后的第四天到第二周,在没有明显的疼痛时间就可以主动做屈曲和伸展大脚趾的活动;直到经过医生拍片检查,发现有骨痂生长了,患者就可以下地适当活动了。
二、拇外翻手术要注意什么
1、在手术后的三个月之内,虽然有骨痂生长,但是骨折的部位还不是很结实,下地活动时要注意减少负重,否则就可能会影响到骨折的愈合,还有可能会引起骨折的错位。
2、对于手术初期的患者,除了要严格要求卧床休息以外,还需注意对伤口进行换药与消毒,要使用消炎药物来预防感染。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