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时首先应去除引起患者抵抗力下降或导致菌群失调的因素,如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等;然后针对病原菌进行抗真菌治疗。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基础疾病,加强护理和营养,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此外,还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加强支持疗法。
一般治疗
1、液体疗法
静脉补液可以补充水分、热量,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失水者和静脉补液后病情已有改善者。
2、支持疗法
机体抵抗力低下是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在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血浆、免疫球蛋白等具有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可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以提高疗效。
药物治疗
1、抗真菌药物
(1)制霉菌素:为首选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大剂量使用时可有呕吐、腹泻,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减量或停药。
(2)两性霉素B:为疗效较好的抗消化道真菌感染的药物,可用于对制霉菌素抗药的病例。该药的毒性作用较大,常见不良反应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肝肾功能损害、溶血、骨髓抑制;长期使用可致钾离子丢失,偶有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痉挛等。
(3)克霉唑:对念珠菌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少数病例可有氨基转移酶升高。
(4)酮康唑:除抑制真菌生长外,尚可抑制孢子转变为菌丝体,且不易产生抗药,毒副反应相对较低。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较重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因此宜在用药前后做肝功能检查。
(5)氟康唑:对各种真菌均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对球菌、念珠菌的疗效更为显著。该药不良反应轻微,可有胃肠道反应及皮疹,当出现严重皮肤反应、大疱损害或多形红斑时应停药。肝肾损害仅见于极重病例。
2、微生态制剂
对停用抗生素困难者,可增加微生态制剂口服,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或其他微生态制剂等。微生态制剂可增加肠道粘蛋白的分泌,抑制细菌过度生长,刺激黏膜免疫,合成抗氧化物来稳定黏膜屏障,对真菌性肠炎有益。
3、其他
若口腔有真菌感染,可用碳酸氢钠饱和液涂搽或漱口,或用2%甲紫溶液涂搽。
手术治疗
当感染病变较重,并发瘘管,经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真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选择局部使用抗真菌的外用药物合并,有痔疮也可以选择,口服中成药对于痔疮的治疗,主要是看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不需要采取手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才可以治愈,不要再使用抗生素。
观看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