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通过对患者或者陪护的维生素D使用史的询问,以及患者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检查血电解质提示血钙升高,大于3mmol/L,尿钙阳性,尿蛋白阳性,检查长骨X线提示异常等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医生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还需要排除结节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骨转移、肿瘤综合征等疾病。
鉴别诊断
1、结节病
血钙升高,血磷正常,AKP(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升高,血BUN(血尿素氮)正常,血浆蛋白球蛋白升高,尿钙升高,肾小管对磷再吸收下降。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效,淋巴结活检阳性。
2、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临床上可无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改变。血钙明显高,血磷下降,AKP升高,血BUN正常,血浆蛋白正常,尿钙正常或升高,肾小管对磷再吸收下降,皮质激素治疗无效。骨骼X线有改变。
3、甲状腺功能亢进
典型表现有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和突眼。不典型表现有恶心、厌食、甲亢性心脏病、肌病。血钙升高,血磷正常,AKP正常,血BUN正常,血浆蛋白正常,尿钙正常,肾小管对磷再吸收正常。
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血钙升高,高血钾,血磷正常,AKP正常,血BUN正常或升高,血浆蛋白正常或升高,尿钙正常,低血压。肾小管对磷再吸收下降或正常。
5、肾功能衰竭
血钙升高,血磷升高,血BUN和Cr(血清肌酐)升高,血浆蛋白升高,肾小管对磷再吸收下降。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
6、恶性肿瘤骨转移
血钙升高,血磷正常,AKP正常,血BUN正常,血浆蛋白正常,尿钙升高,肾小管对磷再吸收正常,有原发灶表现,多发性内分泌腺。
7、肿瘤综合征
血钙升高,血磷下降或正常,AKP正常或升高,血BUN正常,血浆蛋白正常,尿钙升高,肾小管对磷再吸收下降或升高。皮质激素治疗有时有效,原发灶切除为主。
维生素D中毒是一种中毒的症状,是指过量摄入维生素D而引起的中毒。比如过量服用维生素D2和鱼肝油以及维丁胶性钙等。维生素D中毒易导致皮肤和血管以及骨骼出现钙化,会导致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病情严重的甚至出现肝肾功能衰竭。所以对于维生素D中毒的治疗不容忽视,治疗前当然少不了诊断。可通过症状判断和专业的检查方式来确诊。一般可通过尿常规和X线检查以及B超检查等专业检查方法来确诊。我们来了解一下维生素d中毒症的诊断方法到底有哪些?
1、症状。维生素D中毒的早期症状有食欲减退、烦躁不安没精神,同时伴随着低热,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者便秘,慢慢的出现尿液增多,尿频以及烦渴的问题。
2、尿常规检查。患者做尿常规检查会发现尿蛋白呈现阳性,严重的话会看见大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管形。患者会出现惊厥、血压升高而且心率不齐,甚至会出现脱水以及酸中毒。
3、x线检查。患者做x线检查时会发现长骨干骺端钙化带增宽,一般超过了一毫米左右,骨干皮质增厚,且骨质疏松或者骨软硬化,同时伴随着颅骨增厚,呈现环形密度增深带,严重的患者大脑心脏,肾脏、皮肤会出现钙化灶,可能会引起氮质血症、电解质发生紊乱。
4、肾脏B超检查。维生素D中毒如果一直没有得到缓解的话,会对肾脏带来严重的损伤,做肾脏B超检查时会显示肾脏萎缩,严重的患者会因为肾功能衰竭而丢失宝贵的生命。
5、生活护理。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给孩子服用维生素d不能随意的加量,若是出现了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停止服用维生素D,避免吃高钙的食物,减少太阳的照射。也可以在医生的嘱咐下服用能增加该排泄的药物,减少对钙的吸收,然后让病情慢慢的好转。
维生素D中毒患者要控制感染,及时纠正脱水,酸中毒问题。也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
观看文章根据临床表现,维生素D中毒可出现厌食、烦躁、哭闹、无精打采、低烧。也可有多汗症、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多饮、尿频、夜尿,偶有脱水和酸中毒。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升高,当询问维生素D的补充剂量时,发现每天维生素D的剂量是每日预防剂量或正常剂量的数倍。
观看问答